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何老蔫的人生起伏(2/3)

金,江澈刚租下了何家的厂房半个月。

1500百块里还不含水电费,合同规定半个月后,所有机器设备完好无损地返还,村长作保,押金八千块放在村长那里。

另外,他两个儿子留下帮忙,半个月,每人还能再赚200块。

何老蔫觉得这回自己总算赚大了……那小子,原来不会算账。

同一天上午。

祁素云按着江澈教他的地址去进原材料,打算自己几个再做一些出去卖,这些钱江澈大概是看不上了,可对她们来说,依然吸引力巨大。

一路上,她觉得自己好像被跟踪了,被好多人跟踪,好多。

到地见着了五个大小伙,没有江澈,也没有郑忻峰,祁素云并不认识的秦河源坐镇,加上何家两个儿子,另外还有两个其他地方雇来的短期工。

按江澈的交代,秦河源按成本价给了祁素云一批原材料,叮嘱她不要把价格说出去。

祁素云离开后不到十分钟,小工厂就被挤爆了。

目前为止唯一一家能供应和原版一模一样的全套原材料的小工厂——虽然躲在偏僻角落,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被他们找到了!

其实如果他们找不到,再有个两三天,这些本身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原材料也能全部找齐,有的本就被找到了,剩下的也不难研究制作出来,但问题他们现在找到了啊,很齐全,所以,干嘛还去费那事?

这会儿谁早一步,那都是钱,市场上已经断货了啊——下订单。

几乎所有打算抢这门新鲜生意的人,本地的,慢慢还有零星个别附近盛海的,湖建的,苏省的……都来了,都把订单送到了秦河源手上。

小工厂最多的时候,雇了七个人。

不到七天,其他作坊开始压价抢单,十二天后,义乌商人进场,开始大批量供货,这门生意的草莽时代也是黄金时代就此结束。

没得做了,不论渠道、经验、规模、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全部落后千万里,江澈完成手头材料订单,和何家两兄弟完成交接,结束了他短暂的实业生涯。

这大概就是江澈当前极度不愿意去考虑涉足实业的原因之一,除了他本身相关记忆信息缺乏之外,市场竞争的无序化,知识产权保护的约等于零,也让他望而却步。他不懂什么高精尖科技,在这种情况下,只凭领先时代的创意根本没用……十天半个月,所有的创意都会烂大街。

当然,钱很实际,7万块,连本带利收回来,付给最近一人一头,天天熬夜的秦河源、陈有竖各八百块奖金之后,江澈现在手上还有足足7万块。

从饰衣链开售两天半,发现出现仿制品,材料不齐全,用各种奇葩材料替代,到做这个决定,转换思路……

一个想法,江澈突然就不必再去向爸妈要那四万块了,可以就此安心等待下一次的盛海之行——这个年代的财富,就像猜灯谜,一个思路对了,选择对了,它就会很简单,包括认购证也是如此,江澈知道,再赴盛海,他的财富之路,要真的开始了。

……

……

当天晚上,何老蔫带着老婆、女儿回来了。

按家里规矩,大儿子和小儿子上交工资,桌面上一人五张百元大钞。

“多吧?里头有三百是奖金。”小儿子说。

何老蔫懵了一下,“那兔崽子怎么突然这么大方了?”

大儿子苦笑一声,“那你是不知道他这半个月赚了多少。”

“多少?”

“起码这个数。”大儿子举起一只手说。

“五千?”

“五个万元户。”

何老蔫这下彻底懵了。

大儿子把他了解的整个情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