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130章 运气好到爆(求首订)(2/3)

个杜长。”

………………

李翊派人送信到平原郡。请甘陵相刘虞回甘陵主持甘陵政事务,同时也给剿贼中郎将皇甫嵩送信,告知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事实上,如今李翊在河北战场的处境有些尴尬。

名义上,他是天子任命的河北战场总指挥,而且他的职位最高。是两千石的骁骑将军。可是,另外一名大将皇甫嵩的地位却丝毫不逊色于他。皇甫嵩虽然还是中郎将,但他却是持节的,在一定的层面上,代表了天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甚至可以指挥李翊这个骁骑将军。

如今河北战场的官军力量主要有三支,可谓是三足鼎立。李翊这个名义上的总指挥手下有将近两万人马,而且大部分的骑兵,可以说是战力最强的一部分。再就是皇甫嵩,作为持节中郎将的他,率领着五万朝廷大军,是兵力最多的。最后就是曹操,作为百官和宦官双方代表的他,率领着朝廷最精锐的一万兵力,也是自成一派。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冀州战场官军的指挥混乱,谁都命令不了谁。这不,就连曹操这个校尉,也敢置李翊以及冀州刺史部两方面的命令于不顾,带着大军在魏郡境内搞武装旅游呢。

如今面临与黄巾军的最后决战,李翊这个河北战场总指挥,也只能跟皇甫嵩商量着办事。

另一边,白雀受李翊所托,赶到贝丘城劝降杜长。

甘陵城的黄巾军降兵驻扎于城外俘虏营里。

李翊命令士兵们在城外扎起大营,一部分帐篷安置难民,一部分安置幽州军的骑兵。张飞的步兵全部驻扎在城内,守城警戒。

岳飞和关羽带着大军赶到贝丘城下。不过,大军并没有发动攻城,而是按照李翊最初的吩咐,堵住了贝丘城通往外界的道路,让城内的黄巾军没办法逃走。

………………

月底,甘陵国相刘虞首先赶到甘陵。他非常感激李翊用这么短的时间帮他夺回了甘陵国的郡治和西部几个县,虽然甘陵国的东部和北部的几个县城还在黄巾军的手里,但凭仗幽州铁骑的威力,收复也就是时间问题。

刘虞还说到了乔瑁的事情,他代替乔瑁向李翊表达了歉意,说是当初乔瑁误会了他,希望他不要记恨乔瑁。

李翊对此不置可否,反正这次乔瑁也没有跟刘虞一起回甘陵国,据说是率领刘虞那几千士兵,跟随皇甫嵩一起在跟黄巾军作战。

不但乔瑁没有来甘陵,就连李翊一直想要挖角的典韦也没有跟着刘虞来甘陵,这使得李翊心中不禁有些遗憾。

刘虞自然不知道李翊心中的主意,他抵达甘陵后,立即带着原甘陵国官吏开始了日常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安抚大营内的难民。

刘虞很尊重李翊,这不只是因为李翊如今是他名义上的上司,同时也是因为李翊帮他收复了甘陵国,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李翊那位已经过世了的祖父李膺的缘故。

刘虞曾经当过幽州刺史,那时候正好是李家被发配到幽州的初期。刘虞对李家很是照顾,而他在处理政务的时候,很多做法也是参考了李膺任幽州刺史时的做法。这使得刘虞在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外族间有崇高威望,随时朝贡,不敢侵扰,百姓传唱歌谣赞颂刘虞的功德。

可以说,北疆在李膺和刘虞任幽州刺史的那一段时间,是近百年来难得的安定时期。

不过,对于这些事情,李翊本人并没有什么记忆,因为当时的他不过是七八岁的小孩子,这么多年过去,当时的事情早已经忘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之前的李翊事实上已经死了,他虽然继承了那个李翊的很多记忆,但也不可避免的失去很多关于那个李翊的记忆。

李翊一直陪着刘虞,喜欢和他聊天,听他讲叙郡府内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