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8章:匠心(3)(1/5)

北宋的水上长城修建起来后,辽国彻底摒弃了以往硬杠宋军边陲的传统打法,改为集结二十二万主力绕道南下,却又在澶州被怼得动弹不得,只能与宋真宗签订《澶渊之盟》,实现了双方百年和平。沉默的“水长城”防线,对此居功至伟。甚至对于北宋王朝一百年的国防安全来说,它就是一条不可缺的生命线。

虽然与辽国实现了百年和平,但对“水长城”这条国防生命线的意义,北宋的历代皇帝们,大多数也不敢松懈。特别是宋夏战争爆发后,宋军精锐主力尽数西调,兵力薄弱的宋辽边境上,“水长城”更成了重大的国防依托。所以宋仁宗至宋神宗的几代北宋帝王们,同样不惜血本,用心改造这条防线。到了王安石变法时代,这条曾经三百里的“长城”,已经被改造到了八百里规模,从天津到保定一线延伸,且水深都在六尺以上,管保叫骑兵迅烈的辽国人,乖乖望河兴叹。

而且哪怕是执法宽松的宋仁宗时代,有一条法律红线,任何达官显贵也绝不能碰:至今有妄改水口者,重责之。也就是谁想在“水长城”上搞开发,就等同于破坏国家边防大计,一律严治没商量。

可是,到了北宋荒唐皇帝宋徽宗时代,这条原本没商量的铁律,却变成了严重没底线。由于宋徽宗年间政治 ,法律也成了一纸空文,大批达官显贵纷纷沿河占田,然后边民也跟风效仿,巨大的经济效益,引发了更疯狂的破坏:好些边地官员为了经济效益,更是把辖区里“水长城”的水挖渠排光,然后空出地来种水稻,从此赚的盆满钵满,“自是堤防坏矣”。这条曾经叫数十万辽国铁骑无奈的神奇防线,就这么弄废了。

弄废的后果,就是北宋靖康之耻的苦果:金军呼啸南下,失去了“水长城”庇护且国防废弛的北宋,边地迅速土崩瓦解,被金国铁骑轻松打下了汴京,酿出半壁河山沦陷的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的境遇全是宋徽宗赵佶这个自以为是的文人皇上酿成的恶果,他和“六贼”之首蔡京只知道贪图享乐,对年久失修的“水长城”不闻不问,终于使比契丹人疯狂十倍的女真人乘虚而入,自己做了王国皇上。

赵光义当初将南唐的亡国之君李煜囚禁在汴梁,还强占了李煜的皇后小周后;哪会想到百年之后,自己的祖孙会像李煜一样被囚禁在北国的五国城。

徽宗赵佶和儿子钦宗赵桓被女真人囚禁五国城事,风流习性不改的赵佶依旧招引北国女人;繁衍了十几个子女,而后来的满清政权的掌印人就是宋徽宗赵佶的后代。

是耶非耶谁也讲不明白,但北宋王朝的灭亡赵佶有难能洗涤的罪责……

皇太子赵元佐在何承矩的协助下,在河北前线修筑好“水上长城”,又给雄州守军岳城伸张了正义还将王继恩赶回汴京。

岳城见太子赵元佐没有杀王继恩而是将其赶回汴梁,又点不解地问:“太子殿下,末将早就听坊间传说是王继恩害了太祖皇上;太祖皇上生前那样的疼爱殿下,殿下为什么不给皇伯报仇雪恨!”

赵元佐大度地笑了笑,说:“王继恩是父皇派到雄州来做主将的,本太子能将他赶回东京已经是最大的难耐;倘若杀了他会引起父皇的强烈反弹!”

后来的事实证明,赵元佐没有杀王继恩的决断是正确的。

王继恩返回京城后向太宗皇上哭诉了自己到遭遇。

太宗皇上在儿子和太监之间自然选择到时赵元佐,他没有叱责自己到儿子,却给王继恩一个十分重要的差事;将其派往蜀地。

属地素号“天府之国”。北宋建立后,在四川设置博买务,垄断布帛的买卖,后又对茶叶实行专卖。

既逼使许多贩卖布帛、茶叶的小商人破产失业,又损害了许多从事布帛、茶叶生意的手工业者和茶农的利益。

许多人因此而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