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0章:搏弈(2)(1/5)

赵普翻出这段陈年往事,完全是因为“郁郁不得志”;加上卢多逊的咄咄逼人而为。

赵普作为朝中元老,对于赵光义登基之后的心虚肯定揣摩得到——赵光义需要一个合理的遮羞布。但对于杜太后的遗言是否有利用的价值,他其实心里没底,不然也不会五年之后才提出来。当他逼不得已提出来的时候,赵光义认同了这个遗言的价值,认为有必要发挥一下,于是演出了一出金匮之盟的大戏,成为证明赵光义合法性的一张遮羞布。

有一种疑问:金匮之盟既然藏在宫中,赵普提出来,赵光义就找到了,足以证明金匮之盟的真实。

这其实是没有因果关系的,比如宋真宗时代,宫中出现天书,各地上报种种祥瑞,这些肯定不是真的,只是演出的一场政治戏而已,金匮之盟也可能如此,从这点是不能证明其真实性的。

从赵普提出“金匮之盟”这件事的动机来看,他是被迫的行动,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动机并不单纯。

当金匮之盟得到赵光义的认可,需要发挥其价值的时候,他们却用两套标准在实践。

赵光义继承皇位变成合法,传给赵廷美却置之不提。政治就是如此,永远都是利用对自己有价值的部分,对自己不利的一概否定,权力才是其中的主人。

“或曰昭宪及太祖本意,盖欲上复传之廷美,而廷美将复传之德昭。故上即位,亟命廷美尹开封,德恭授贵州防御使,实称皇子,皆缘昭宪及太祖意也。德昭既不得其死,德芳相继夭绝,廷美始不自安,浸有邪谋。他日,上尝以传国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于是普复入相,廷美遂得罪。凡廷美所以得罪,则普之为也。”靈魊尛説

赵普再次入相,因为他帮助赵光义解决了登基的合法性,又同时解决了赵廷美不能继承的问题。所谓的金匮之盟,难道不就是一个幌子吗?赵普利用了他,又践踏了他。赵光义与赵普名利双收,而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成为政治下的牺牲品,不得不死的牺牲品……

赵不二有父亲赵普这张王牌做挡箭牌,当然是不怯惧赵元佐这个即将成为皇太子的人;因此他带上赵痈一帮人找赵元佐的事儿来了。

赵不二这个人历史没有记载,但赵普确实有这么一个儿子。

有历史记载的赵普的家室有:弟弟赵安易,字秀和。赵安易在太宗时知定州、耀州、襄州、卢州,累官迁宗正卿。时属籍未备,奏请纂录。咸平初(998年),与梁周翰同事修纂,安易略涉书传。性强很,好读事务,而疏阔不可用。又屡言庙事,辞多鄙俚。晚岁进趋不已,时论嗤之,寿卒。死后赐工部尚书。

赵固,赵普之弟,官至都宫郎中。

赵承宗,赵普之子。历官羽林大将军,知潭、郓二州,皆有声。

赵承熙,赵普之子,官至成州团练使。

赵志愿,赵普长女。赵普死后,随母出家为尼,宋太宗赐号智果大师。

赵志英,赵志英赵普次女。赵普死后,随母出家为尼,宋太宗赐号智圆大师。

赵不二历史上没有记载,可能是这厮不走正道的缘故。

赵元佐站在灌汤包子店门口没有挪位子地盯看着赵不二和赵痈一伙宰相府的家丁,洪七娘、薛枭一、花骨朵、静怡公主先后出现在门口。

赵不二看见静怡公主,神情一下子亢奋起来;他见过静怡公主一面,因此在其父的主张下要纳她为妾。

静怡公主是宋太祖的闺女,由于死了一个丈夫而被赵不二纳为妾;这从明面上似乎有点那个。

但赵普重新恢复相位后要故意这样做,赵普好像还记恨宋太祖将他撵下宰相之位的仇恨。

照理说,赵普是“陈桥兵变,促成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主要功臣,但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