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百零九章 刚建国就走向了亡国之路(2/2)

可胡大老爷却仿若看不到一般,继续悠哉悠哉的说道。

“然后呢,占据田亩、少缴或者干脆不缴税赋之后,这个阶层便把目光看向了皇室和勋贵。”

“毕竟,光欺负百姓,那终究是有个尽头的嘛!”

“而且,压制住了皇室、勋贵之后,他们才能更加方便的捞好处啊!”

“好巧不巧呢,这朝堂上九成的人都是士大夫!”

“他们把持着言语通道,一个劲儿的说武官都是狗屁,穷兵黩武的帝王不是个好帝王。”

“同时,一个劲儿的宣扬轻徭薄赋、天子垂拱而治等等!”

“最后的结果呢?”

“那便是文恬武嬉、天子彻底成了一介泥塑木胎的菩萨像!”

“武官不敢管,也没能力管,天子压根管不了甚至都不知道天下真正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最后,任由这帮子毫无底线的士大夫捞得盆满钵满、捞得怨声载道、捞得饿殍遍地!”

“这时候,他们会后悔麽?”

“不会的,他们会站出来劝说天子,下个罪己诏,然后减免赋税、赈灾!”

“随着这么一弄,天子的名声彻底没了,反倒是减免的税赋和赈灾的钱粮,进了他们的口袋。”

“最后,亡国灭种之后,他们换个皇帝照样当官儿!”

“历朝历代,莫过如此!”

“就好比现在朝堂里不还有人是元朝时的官儿,士林之中也有不少人记着元朝的好?”

“他们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在元朝的时候,真的过得比现在还舒坦啊,他们凭什么不惦记元朝?”

朱雄英听到这儿,彻底忍不住了,直接站起来板着小脸问道。

“胡公,我大明也是如此?”

“那岂不是说,长此以往,我大明也会走向亡国之路?”

这话,颇有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思。

而且,平日里这种话哪怕是在家都不一定敢说,更何况还是在宫中呢。

可偏生,这问答的二人,一个乃是朱元璋最疼爱的好大孙,另一个则是朱元璋的儿女亲家、老兄弟。

这儿主打的就是一个敢问、一个敢答。

因此胡大老爷毫不犹豫的答道。

“没错,看似如今风平浪静,可实际上,就是如此!”

“大明迟早会走上这条路的!”

“这是无可避免的!”

“理由方才本官已经说过了,三年一届的科举,你总不能不要吧?”

“你皇爷爷给予读书人的税赋优惠,那可是免税啊!”

“他们名下的田亩都是不用交税的!”

“那么以后大明的财税必然会出问题。”

“再加上这些官吏在老家配合当地父母官横征暴敛、欺上瞒下,这不就是历朝历代的翻板嘛?”

胡大老爷这话一出,朱雄英彻底茫然了。

这大明才刚刚建国呢,这就走向亡国之路了?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