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节(2/4)

飞驰而过的火车碾断了双腿。铁路方面看他实在可怜,另外东西也没丢,就没有对他进行处罚,只是教育一下就把他放了。

腿断了,没了收入来源的他只能到厂里讨要工资和福利费用,没想到厂里认定他是因为偷窃行为而致残,最多只能补发他的工资,而福利和奖金那一块就没了。游承生傻眼了,这可真是走投无路了。心里郁闷万分的他邀约了几个厂里的狐朋狗友喝起了酒,喝着喝着就开始吹牛,从原先厂里的风光景象一直吃到现在的惨淡经营,都骂了起来。人越喝越糊涂,就这么喝着喝着,游承生冒出一个很奇怪的想法:要不是没有碧龙药业那帮家伙出来搅局,要不是因为厂里的药品卖不掉,就不会没钱发工资。要不是因为没钱还债,自己怎么会去扒火车。又怎么会落的今天这副田地。这一切都是他妈该死的碧龙药业带来的,搞跨了我们他们倒是赚了钱。哪有这么好的事?对,老子去法院告他狗日的。

就这样,游承生把碧龙药业和我告上了法庭。

和这样一个地痞兼扒手打这样的官司自然毫无疑义的是我赢了。但是这件事让我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收购这些没有能力再维持下去的亏损企业。

这样做的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可以节省不必要的资金,这些企业的生产设备都是现成的,有的甚至还是新的。工人也都有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只要进行短时间的相关培训就可以上岗。这对于暂时无法投入过多前期准备资金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大好事。再有就是解决了这些工人的失业问题。也减少了社会安全隐患。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想到这里我马上让龙语泽与省市相关领导联系,洽谈收购事宜。

几天以后,洽谈结束了。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制药二厂根本不愿意被我收购,只愿意和我合作共同生产“心络灵”,然后利润按照四六原则分成,而且还是他们拿六我拿四。制药二厂的厂长还大言不惭道:他们的亏损现象只是暂时的,我们怎么说也是省里头的重点扶持产业,怎么也不会跨,你们碧龙药业出配方我们生产是看得起你们,换了别人我们还不愿意搭理呢。听了这话真是让我胸闷,没见过这么拽的主,不合作也就算了还装酷。得,你就守着你那一亩三分地去吧。

当然愿意被收购的国营企业还是有,制药一厂就抱着欢迎的态度。这是一家市里直接管辖的药厂,市领导对这家工厂也很头疼。他们厂也是因为和二厂同样的原因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且一厂的亏损时间更久,从几年前就开始了。厂里的工人每个月都只能靠那点基本工资不死不活的养着,工厂一不敢停产二不敢转产别的项目,就一直这么艰难的维持着。省里对这块鸡肋也非常头疼,丢又舍不得,保又没有多余的资金。现在我表示对它感兴趣,当然是欢迎欢迎再欢迎。

很快,龙语泽带领的谈判小组和对方达成了协议:“龙”集团以1200万人民币的价格全面收购制药一厂,从地皮到所有机械全部归“龙”集团所有。原一厂所有职工本着来去自愿的原则进行人员调配,愿意留下的按照企业员工处理。工资和待遇实行和碧龙药业员工一样。不愿意留下的按照学历,技能等级由我方一次性买断其工龄,最高可以达到17万元。所有领导班子由“龙”集团指定。集团方面必须保证所有在职人员的福利和养老金的交纳。不经银行裁定,不得擅自将现有企业转卖第三方。

但是,制药一厂的一部分人根本就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收购。就在达成协议的第三天,碧龙的人开始进驻制药一厂。远远地就看见工厂大门口竖立着两块高大的牌子。一块写着:收购是阴谋,资本家是来吸干咱们工人血汗的。另外一块则是:自己的工厂自己管理,我们要当家作主。

刚来就遇到这样的事,同车的市委经济办公室张主任觉得很为难:“赵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