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14章 女真八卫(2/6)

,要给颖国公和宋国公正名。”

朱高煦交代了最重要的一件事,然后又继续交代:“另外让傅让在五月的时候给林粟和此前的渤海弟兄送去消息,叫他们记住渤海军的军纪是什么。”

“最后,你给杨展带去消息,让他的父亲杨俅借着围剿倭寇的名义坐镇儋州。”

三件事情,关乎朱高煦在靖难时,能否有额外助力,因此十分重要。

从他获得的《邸报》来看,云南那边的第一阶段战事应该快要结束了,尽管那里聚集了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名将,但云南滇西一带的地形朱高煦十分了解,沐春他们不可能一次性就击垮刀干孟。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还会和历史上一样,因为朱元璋崩殂的消息,加上滇西五尺道运粮困难而暂时接受刀干孟的投降。

不过刀干孟并非真的要投降,他的投降只是缓兵之计,实际上他正在从孟养、木邦等地召集兵马,征调粮草,准备在明年夏季再次与明军交战。

如果傅氏三兄弟与王瑄父子三人出工不出力,那朱高煦估计即便沐春还活着,西南兵团也要与刀干孟打到入秋才能结束战事。

打到入秋,然后再接受调令前往中原,算算时间,等他们抵达中原战场已经是建文二年了。

自己必须得抓住机会,在建文二年前拿下辽东,并且让吉林船厂的船工在辽东造出足够的舟船才行。

只要把吉林船厂和军械局搬到辽东,届时即便徐辉祖率领西南兵团抵达中原也无碍。

他们与朱棣在中原鏖战,反倒能给自己创造机会。

“得加紧了……”

朱高煦看向殿外,心里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亦失哈见他没了要交代的,便退出了殿去,将手头上的事情与王府长史孙铖。

孙铖是最早随朱高煦来吉林城的吏目,虽说只是吏目,但好歹也通过了童子试,是上元县的生员。

原本他只是想来吉林城做工一年,随后带着二十贯钱返回南京继续乡试。

只是来到吉林城后,他亲眼所见吉林城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因此便将参加乡试的时间一拖再拖。

曾经十七岁的少年人,如今也二十有一了。

虽然年轻,但孙铖已经在亦失哈手下担任了三年的副手,由于亦失哈不能担任王府长史,因此王府长史一直是孙铖代理。

将事情交给孙铖,亦失哈是十分放心的,因此在交代了一切事物后,他便在翌日带着百余名女真兵卒前往了东边,准备让弗达哈带他们走南边前元时的东宁府。

东宁府,对于这个名字许多人或许十分陌生,但放在前世的历史上,这地方将在靖难之役结束后,被朱棣设为建州卫。

眼下的这地方经过蒙古人的摧毁,如今已经成为了废墟,只有少量的女真人生活在这块地方,听从辽东都司的调遣。

因此没有弗达哈这群女真人带路和安插关系,那亦失哈他们很有可能会被当地的女真人检举。

亦失哈离开了,吉林城也并未因为他的离开而出现什么差错,所有的事情都在按照朱高煦计划的进行下去。

百姓在开垦荒地,兵卒在军营训练……

如果不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来临,恐怕吉林城的平静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这一日,朱高煦为了解决自己在关外最后的后顾之忧,他将六城之地的头人召到了吉林城来。

经过朱高煦四年的经营,六城之地与吉林城周边的七十余个部落已经降低到了二十二个部落。

这其中,依旧以六城的六位城主最为强大,不过他们过得也十分窘迫。

兀良哈入寇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死伤与难以恢复的经济创伤,他们花费了两年时间才将被兀良哈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