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23章 提前出现的藏宝图(3/5)

,文来补之。”

办公室里一片安静,只听见江山一人的声音。

一个个闻所未闻的知识直入脑海。

原本从没在意过的东西,这会却听得津津有味!

“但大多数的文人墨客则不同,他们为了不影响画作的整体美观,要么点墨不留,要么把名字藏于画中。”江山继续道:

“南宋有位名叫李唐的画家,他有幅画叫《万壑松风图》。

画中山峰高耸、百丈瀑布飞流,却和《雪竹图》一样没有任何落款。

之后,还是宫里的一位修复工匠,在一座山峰处发现了一列字:皇宋宣和甲辰春河李唐笔。”

江海默念了一下:“皇宋宣和甲辰春河李唐笔。”

“海峡对岸的故宫博物馆里,有一幅名叫《溪山行旅图》的画,同样也是无款可识。

1958年,那边的副院长通过仔细辨认,在画中的一枝树干上发现了‘范宽’两字。

从而确定这幅画是北宋大画家范宽所画,一下子年代作者都有了。”

李谷壹睁着一双大眼,静静听着:“真好玩,这样的画在咱们这能见到吗?”

江山摇摇头:“目前还没出现。”

“唉!”

“不过有幅姊妹画,”江山想到了一个:

“对岸的博物馆里,还有一幅画叫《双喜图》,原本也是个无名氏。

直到62年时,才被一位专家在一枝干上发现了一段字:嘉祐辛丑年崔白笔。

这个发现可了不得了。”

李谷壹:“为什么?”

“崔白可不是一般的大家,他深得宋仁宗赏识,没有御旨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崔白作画。

这一发现立刻令咱们的故博也跟着高兴,因为《双喜图》本是一对。

另外一幅就收于燕京,名叫《寒雀图》。

遗憾的是,咱们这的《寒雀图》还没有找出作者把名字藏哪了。”

李谷壹一听,赶紧拉上谷建芬:“改天咱俩去瞧瞧这幅画。”

“好,”谷建芬正有此意:“到时候别忘了把放大镜带上。”

两人商量的很认真,看来还真当回事了。

“咱们再看这幅《雪竹图》,”

江山看着江海,点了点桌上的照片:“它虽然无款可识却宝贝异常,知道宝在哪吗?”

江海看着江山落指的地方:“宝在哪里?”

“宝贵在工艺上,我国的水墨重意不重形,”江山解释:

“而这幅《雪竹图》却偏不,它不但重形,还画得格外写实。

别说是谢馆长和徐半尺了,就连很多研究中国画史的国外专家,都忍不住对它大呼:太不中国了……”

……

下午五点,浦江博物馆闭馆之时,也是江海同志的进馆时刻。

这一会走在他身边的,是浦江宣传部的副部、兼市新闻出版局的章局长。

对于今日一行,章局略带歉意的笑道:“江总编,辛苦你跑这一趟了。”

“您言重了,”江海同志挂起了大将之风:“有些事情说开了反而好,两边都踏实。”

“你能这样想真是太好了,”章局表示:“都是自己人,没必要为个外人红脸嘛!”

地域这个词,在哪朝哪代都不可忽视。

它既是一方特色,也是一种保护。

很快,颇具大家风范的谢馆长,就在两位专家的陪同下,迎了出来。

江海目视来者,尊敬有加。

同样,满头银丝背梳的谢馆长,也笑得和蔼可亲。

几位知识分子,一路客客气气的走着。

直到走到了一幅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