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04章 站长的倔(2/2)


李站长又一次陷入沉思中,说道:“大概是83年吧,具体我记不太清楚了,在那个年代,吃饱喝足才是第一要务。我的“不务正业”自然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家里其他人都叫我傻瓜。有时间不去做生意去,不去赚钱去,搞这东西,劝我说,自个开个诊所多好啊。我是五十年代初期的大学医学文凭,后在金华地区公立医院工作,含金量高得很。”

金华斌举起酒杯提议道:“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花灯曾经给世人带来多少的欢乐与希望,没有李站长的坚持,就没有今天的无骨花灯。来,我们三一起敬李站长一杯。”

李站长感慨地说:“攻下了陈老心中的“块垒”后,我趁机召集这些老人,根据他们的回忆及捐献出来的图纸开展了第一次“唐灯”的制作。

我清楚地记得,在1984年5月份,第一盏“原汁原味”的无骨针刺花灯终于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当时“比自己的孩子出生还要高兴”。1986年,我开始招收学徒,尝试制作实物花灯。当时参与花灯制作的大都是村里老人。”

朱金泽好奇地问道:“老人们手的灵活性有限,他们能学会花灯技术吗?”

“他们年纪虽大,但有人学总比无人学要好。”李站长的话里透着深深的无奈说:“后来,随着制作的花灯作品在多个国际性以及国内展会上屡获大奖,政府给了我很多荣誉,如96年,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作品”金奖,一时名声鹊起。2004年荣获首届“中国十佳艺人”称号。无骨花灯总算走出深港,这不,今年,我们还选送了一盏花灯参加“中国民间灯彩”特种邮票的竞选中。随着无骨花灯的名气增大,也许,会迎来转机。2004年,我们在展出带去的灯,最高的价格卖了九千块一盏,一般的也有三四千,两三千元。说明这个东西真正搞好的话,将来在市场上面是有前途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