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37章 北征松漠(2/3)

长子派出去拦截,萧乃古也不好说什么了。

而且六万渤海国军投降了契丹,却不肯改旗易帜,一心要杀回去光复故国,还要求高的待遇,让契丹上下都很恼火,让他们去拦截唐军,苏可汗和萧乃古一点都不反对。

契丹各部开始全面动员北撤,有的契丹部落虽然不想离开祖地,但看见别的部落都走了,他们也不得不忍痛跟着离去。

与此同时,大将耶律叔刺和迭刺峯率领六万渤海国降军南下,前去拦截正在北上的十二万唐军。

唐军主力进入松漠地区,松漠地区占地面积很大,西面是丘陵山地,就是今天的赤峰,而东面是今天的科尔沁草原。

所以契丹人比较复杂,既有西面的渔猎部落,也有生活在东部草原的游牧部落。

唐军并没有疾速北上,毕竟松漠地区对他们很陌生,而这里却是契丹人的老巢,仓促北上,容易在地形上陷入被动,这不符合郭子仪的风格。

这天清晨,大军集结正要起拔,忽然斥候来报,北方三十里外出现一支军队,大约有五到六万人,看装束,并不像契丹军。

郭子仪愣住了,在松漠府地区难道还有别的军队?

“大帅,会不会是奚人?”

“不可能?”

郭子仪摇摇头道:“奚人在南面,不可能从北上而来。”

这时,将军都统张典忽然道:“大帅,对方不会是渤海军吧!不是说渤海军主力投降契丹了吗?”

这倒很有可能,如果真是渤海军,那就有意思了,契丹人自己不来,却派渤海军过来阻截,这显然是在消耗这支军队。

郭子仪心念忽然一动,不好,契丹人一定是开始北撤了,所以才派渤海军来阻挡自己。

但很快,郭子仪又冷静下来,不管契丹人撤不撤退,自己都不能急,更不能轻敌,否则要吃大亏的。

这时,张典又建议道:“大帅,契丹人似乎想让渤海军队卖命,但渤海军未必肯真的卖力,卑职觉得拿出点硬手段给他们看一看,或许他们就会另有想法了!”

不愧是唐军的头号斥候,见解大胆且有新意,郭子仪深以为然,他回头令道:“命令第三火器营上来!”

第三火器营有一千人,配备了一种最新的火器,刚刚才从长安送到辽东,叫做箭雷,用大黄弩发射,一共送来一千五百枚,虽然大部分都送给了征讨南诏的军队,但一千五百枚也足够了。

一千人分为五百组,每组两人,配备一支大黄弩和三枚箭雷,当然还有正常的重弩箭和爆裂箭。

十二万大军太多,郭子仪决定只派两万军队北上,郭子仪又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在后面接应。

两万军队正是由张典率领,十几年间,张典从一名斥候旅帅一步步成长为将军都统领、从三品冠军大将军、金城郡公,立功累累,在关陇军乃至唐军的功劳榜上,只有内卫都统李成华能和他比肩。

行军二十里后,前方出现了一条黑线,六万渤海军队出现了。

渤海国军队有九名大将,主将耶律叔刺,副将迭刺峯,另一名副将叫任天岭。

任天岭才是渤海国军的主将,渤海国被日本军队灭亡后,任天岭惊怒交加,此时他们后勤中断,粮草即将断绝,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率军投降契丹。

当时的投降条件之一就是,契丹帮助他们重新复国,契丹也满口答应。

所以渤海军不改旗易帜,连军服也不变,依然保持着渤海国的战旗,这便让契丹十分不满。

而任天岭不断催促契丹履行承诺,出兵帮助渤海国复国,但这时契丹才刚刚和日本军签订了共抗唐军的联盟协议,怎么可能替他们出兵复国?便一味向后推迟,敷衍渤海国军。

任天岭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佛系女配逆袭成精 皇子妃 女尊世界:霸道总裁爱上我 匪女为美 血蓑衣 总裁的小侄妻 重生僵尸至尊 新婚无爱,替罪前妻 我在亮剑倒腾武器弹药 茅山阴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