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9章 行业新星(2/3)

继续留在留园帮助盛慕仪打理生意。

黄炎宁等人也撤出了留园,盛有德重新雇佣了一支保安队伍,给盛慕仪也重新配置了保镖。

张子扬在接到局长撤销、焚毁卷宗命令的同时,也得到了一千块大洋的酬劳,嘉奖他在这件事情上付出的辛劳。

上海滩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盛府时常客人盈门、高朋满座,除了盛棣再没有出现过,一切都很正常。

也有人无意间问起过盛棣,盛家对此的说法是盛公子去日本留学了。

盛慕仪回来了,大家都很高兴,可是路鸣却陷入迷惘之中,他有些看不清以后的道路,好像失去了奋斗的目标。

当侦探的梦想肯定是破碎了,而且是稀里哗啦,当律师他也没兴趣,更不用说他的空头衔—盛氏产业首席法律顾问。

现在他唯一有兴趣做的就是给老师弗兰克写上海观察,某种意义上,这是他在与上海进行对话。

他并没有特别的目的性,只是觉得把自己眼睛看到的、心灵感悟到的种种事情写在纸上,形成一篇篇上海观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他不知道弗兰克要这些东西干什么,而且付给他每月五百美元的高薪,他曾经几次提出不做了,觉得自己简直是白拿老师的钱,结果被弗兰克先生臭骂一顿。

他只好哼哼唧唧继续做下去,结果慢慢产生了兴趣,自己停不下来了。

在路鸣最敬仰的人中,一个是盛有德,一个就是弗兰克,这两人的话他能听得进,哪怕挨骂也无所谓。

不过他自己也没料到的是,他的几篇上海观察被华盛顿邮报采用了,而且华盛顿邮报还专门为他开辟了一个栏目:上海特别观察。

不仅如此,华盛顿邮报还发来聘书,聘任他为报社驻上海特别观察员,由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他颁发了记者证。

这个新职位激发了路鸣的兴趣,就连盛有德也送他三句话:“孺子可教”,“不可骄傲”,“大有作为”。

华盛顿邮报在全美是很牛的媒体,对稿件要求很高很高很高,即便是正式记者刊载一篇报道也不那么容易,更不用说开辟专栏了。

路鸣接着也写了几篇新闻报道,却被无情拒绝了,华盛顿邮报的编辑大人告诉他,他的才华还是体现在观察和思考中,采访热点新闻、写专门的专题报道比不过那些大牛。

路鸣只好收回野心,专心写他的上海观察了。

他写的上海观察一般是先发给弗兰克,而不是直接发给华盛顿邮报,然后由弗兰克挑选出来发给华盛顿邮报。

也许是弗兰克先生慧眼识珠,由他挑选出来的稿件都被采用了,而且在美国引发了很大关注,路鸣不经意间竟然成了新闻行业的一颗新星。

他也因此进入了另一个圈子,欧美各大新闻机构派驻上海的记者团。

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英国的泰晤士报,以及日本的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在上海都有自己的记者站,这些记者们经常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团体。

路鸣开始研究新闻学,向蓝眼睛高鼻梁的新闻大咖虚心求教,再仔细研读他们写出来的稿件,这才知道自己写的东西为何被华盛顿邮报拒绝。

他拿出自己被退回的新闻稿给几个谈得来的记者看,竟然得到了夸奖。

几个记者都很佩服他的观察力和分析、归纳能力,还有高超的英文写作能力。

越是分析研究,路鸣越是觉得华盛顿邮报的编辑眼光锐利,他的长处的确就是在观察和分析、归纳上,而不是聚集社会热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