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贞观七年的第一次大朝会(3/3)

战吐谷浑的战史,可见殊无敬意。臣并不是反对赐婚,只不过,吐谷浑应该稍微展现那么一点诚意,让慕容尊王亲至长安迎娶公主可矣。”

李世民微微点头:“柴令武去河州,确实长进了不少。朕以为,此议,妥。”

孔颖达无奈地退下。

虽然柴令武变相的反对了他的意见,但并不是反对赐婚本身,礼制上没有问题,更不针对个人,他的气量还不至于小到这地步。

铁达尼沉默着,躬身行礼退下。

让慕容尊王来长安,呵呵,借他一个胆儿。

……

贞观七年正月初二,伍参难得大发慈悲,没有催柴令武起床,也算是小小地放松一下。

可惜,生物钟的反应,让柴令武准时睁开了眼。

好气呀!

伍参、陆肆、阿融、柴刀、李不悔、柴旦、柴达木……全庄老少,连在襁褓中的都抱来了,每人十文压胜钱,就乐得他们连连叉手,祝柴令武“万岁”。

柴令武飘飘欲仙,险些以为自己穿去当皇帝了。

且慢!

此时的“万岁”并不是皇帝专用。

祝贺语:

皆呼万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万年,万代:

《庄子·齐物论》:“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

在节日喊万岁,其实有祝长寿的意思。

柴家庄内,处处竖着长长的竹木竿,竿顶上飘悬着土纸或碎片做的幡子,让柴令武觉得别扭。

但是,这才是大唐特色啊!

幡子被倭国人学了去,演变成了鲤鱼飘。

庄子里不时传来爆竹声。

是真的爆竹,一段段竹子扔进火堆里,烧爆时噼里啪啦响。

用过柴跃婆姨送来的丁丁汤饼,提起精神转了一圈,却见坪子上,柴跃带着所有人开始祝岁,然后一人一碗酒度低的屠苏酒。

屠苏本就是一味中药,再加上大黄、桔梗等七种药材配治,泡于柴跃买来的绿蚁酒中。

喝屠苏酒的目的是“驱邪解毒、延年益寿”,按唐人韩鄂的《四时纂要》说:“从少起至大,逐人各饮少许,则一家无病。”

与羌人咂酒的习俗截然相反的,是年幼者先喝,最长者最后喝三碗,称为“蓝尾”。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