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叫你戴帽子(2/3)

认一个干女儿,招他当女婿,明显是极为赞赏。偏偏赵义不知轻重,在人家春风得意的时候弹劾,虽然陛下留中不发,吏部原本上上的评议却成了上中。”

“本来柴令武还是个无事都要生非的家伙,赵义偏要顶上去弹劾,只是揍几下,很轻了。你犯不着去招惹这种根本不考虑后果的人。”

侍御史想了想,不管,好像于心有愧。

于是,以袖遮面,侍御史快步离开皇城。

在皇城里巡逻的程处默,看到御史台门前打得热闹,很想凑过去看个究竟。

瞅到柴令武的身影,程处默果断扭头,带着军士换了个方向巡逻。

老程家的遗传,都是面带猪像、心中嘹亮,利弊什么的门清。

“我错了!我不该撞人!我不该戴帽子!”

皇城内回荡着赵义悔恨交加的声音。

听什么家族指使,招惹这疯子做什么?

自己的弹劾,只是让柴令武丢了那么一丢丢面子,柴令武的大巴掌,却让自己肉疼、心疼,在整个皇城都丢尽了颜面。

唉,估计得寻求外放,避开这几年的风头,待大家记性淡化之后再入长安。

柴令武堵门殴打赵义的消息,风一般地传入甘露殿。

长孙皇后又好气又好笑,李世民也哭笑不得。

好嘛,虽说是冤有头债有主,可这打人的理由……

啧啧,一点诚意都没有。

……

潞国公府,端着茶碗的侯君集眼皮子直跳。

柴令武揍赵义的消息,风一般传遍了各衙,且成为三省六部九寺茶余饭后的谈资。

侯君集心知肚明,柴令武下一个要找上门的,必然是自己。

他要不来,侯君集还真看不起他。

弹劾一事,侯君集自认问心无愧。

米川县围剿吐谷浑积石军一役,便出自侯君集的手笔,事实也证明极为成功。

至于米川县的伤亡,咳咳,大唐会永远记住他们的。

但是,柴令武打风申那一拳,就是践踏了整个官场的规矩,就是有天大的功劳也要弹劾!

再说,当年师父李靖灭突厥而归,何等的威风凛凛,不照样被弹劾得称病不出?

侯君集当年在天策府,只是个二流角色,根本无法与程知节、秦琼等人相提并论,玄武门之变中也没有显著的功勋,何德何能一跃成为兵部尚书?

玄武门之前的劝谏起兵、迫使太上皇禅位,就这点功劳也不足以服众啊!

而玄武门之前李世民极为倚重的秦琼,为什么会在玄武门之后边缘化了?

因为,诛杀李建成、李元吉诸子的差使交到秦琼手里,爱惜羽毛的秦琼果断拒绝了,而为了出头不择手段的侯君集则接过这有些损阴德的脏活。

所以,侯君集上位了;

所以,程知节他们更加看不起侯君集了。

至于柴令武打上门来,侯君集是丝毫不怕的,他那接近一流武将的身手也不是吃素的。

……

国子监内,白发苍苍的欧阳询老夫子笑眯眯地与柴令武闲话。

欧阳询身上的给事中已经卸任,除了一个太子率更令的职位,还有一个弘文馆学士的身份,正适于来国子监教书育人。

除了一手出类拔萃的书法,他老人家与陈叔达等人于武德七年还编撰了一本《艺文类聚》,是后世发现存世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它保存了中国唐代以前丰富的文献资料,尤其是许多诗文歌赋等文学作品。

老人家很风趣,性格直而不拗,与柴令武谈得眉飞色舞。

“可惜,你要在馆阁体上再发展,成就当不下于老夫。”老夫子开怀大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