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生存基地(2/3)

然也是直线下滑。

这极大的打击了老孟想要将养猪场做大做强,乃至做成家族企业的雄心壮志。

事实上,这两年生猪价格上不去,除了越来越多的进口猪肉开始进入国内赚取利润之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生猪供应的暴增。

虽说过去两年因为环保,淘汰了不少生猪产能,但不管是农村的中小养猪场扩充产能,还是环保淘汰的些许产能,对生猪供应的影响都不大。

真正对生猪市场供求产生实质性影响的,还是那些大型农牧集团。

据统计,2018年第一季度,国内农牧上市公司的生猪供应暴增135%!

这些农牧大集团的规模本身就不小,但它们的养猪量和供应量还在持续的暴增当中,加上规模化养殖的成本优势。

他们增长的养猪量和出栏量,挤压掉的是农村中小养猪场的生存空间。

根据预测,今年规模化养猪集团的生猪供应量将增加至少20%,而农村小养猪场的出栏量将大幅下挫至少15%。

正因为生猪供应量持续性暴增,使得供需关系失衡。

从2017年猪价开始下跌,到了2018年猪价直接来了一轮暴跌!

从农业化国家过渡到工业化国家,“羊吃人”,永远都是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

工业化自然会提升生产效率,因此越是高度工业化,所需要的农牧就业人口就会越少,这就会导致大规模的农民破产。

要知道国内依旧还有40%的农村人口,这些人口一旦破产,而城镇中又没有足够的岗位提供,那就会是极大的社会隐患。

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华国没有能力像国外发达国家那样,搞大规模的种植和养殖,按钮一按,机器轰隆隆开动,剩下的就是看报纸喝咖啡。

而是这么做,对小农经济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凡事都要有一个过渡,治大国如烹小鲜,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跨。

但这只是时代的暂时妥协,只要社会还在进步,规模化生产的趋势就不可逆转。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俯视下方的这片厂房,还有四周连绵的山丘,孟浪在随身带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我说,你小子今天到底是来干嘛来的?”身后传来老孟的声音。

孟浪转头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孟也跟了上来。

老孟扫了一眼他手上的笔记本,“知道的以为你是我儿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来视察的领导呢。”

“哦,没什么,我就是在想,这养猪场在您的英明领导下蒸蒸日上,就是这个污染问题有些严重啊。”

“废话,哪家养猪场能不污染环境的。”老孟翻了个白眼。

“嗯!所以为了我们孟家村青山绿水的未来,我准备给您拉一笔投资,把这里改造成一个生态养猪场!”

孟浪用手一划。

“这边是养猪场,那边可以新建几个沼气池和粪污处理区,在下游水源挖个人工湖出来养鱼,旁边再建几个果蔬大棚,那片山头可以建成散养场,养一些鸡鸭之类的丰富食谱……”

“停停停!”老孟有些无语的打断他。“投资?你上哪儿拉投资去?”

“你以为我不知道生态养殖场什么样?问题是你知道那需要多少钱吗?你让我一个小型养猪场去搞生态养殖,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嗯……”孟浪考虑了一下,问道:“我记得老爸你占股三成对吧?你们之前在这厂里一共投了多少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