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74章 激动的宁皓(3/4)

这栋办公小楼的后门通往隔着坡形草坪的那一大片帆状锯齿形屋顶,带有浓浓巴洛克风格的巨大厂房。

哟,原来还内有乾坤。

宁皓不禁感叹这家新成立的盛唐影视的实力恐怕远远超过了之前自己的想象。

他是前几天接到张一百的电话,说是刁一男准备拍一部电影,正在攒组呢,请他过去帮帮忙,当个副导演。

虽说他去年拿到了京城大学生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但是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他在演艺圈只能算是小字辈,而且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导演。

如今大学扩招,北电、中戏、上戏光着三所专业院校的导演系每年就要毕业超过一百个,这还不算现在全国各大院校的艺术系也都纷纷开设了导演专业毕业的学生,更别说还有那些比如张一百、刁一男这种半路出家的。

导演这么多,电影有多少呢?国内电影市场一片萎靡,正儿八经由制片厂投资的电影少之又少,光体制内的导演都不够分。

僧多粥少就是这个时代的现状,除非你有能力效仿那帮有能力自筹资金的所谓第六代导演。

宁皓虽说家境殷实,但毕竟不是豪富,电影这种奢侈艺术还真玩不起的。所以他只能靠着拍广告、慢慢积累,与此同时在圈内慢慢混人脉,期待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导演。

张一百就是他在拍摄时认识的前辈。相对于凭借《将爱》出名,已经在电视圈混的风生水起的张一百,宁皓只是一个小卡拉米。好在他是山西人,加之父亲早年经商,从小耳染目睹,早就人情练达,情商高,会做人,尤其还拿到了大学生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很容易就赢得了张一百的青睐。

这不机会很快就来了,前几天一个电话介绍他给刁一男当副导演。他早就听说过刁一男的大名,一位业界比较知名的编剧,跟张一百是同学又是一个圈子的好友,如今也要改行当导演。

编剧改行当导演大概是个趋势,除了提携自己的张一百,还有自己的偶像贾科长也是如此,曾经一个北电文学系的旁听生,凭借自己锲而不舍的精神,从拍短片开始,逐渐成长为现在的大导演,第六代的导演这个群体公认的领军人物。

宁皓这两年其实也一直在刻意模仿贾科长的成名之路,一点一点的自己摸索。

其实相比贾科长他的优势更大,技术方面也更全面。比如他从小爱画画,初中毕业后上了一个叫山西电影学校的中专,学了三年的美术设计,毕业后分配到山西话剧团当美工。、

只是他并不满足于现状,没过多久便辞职来到京城闯荡,报名上了北师大艺术系成人教育学院学习导演。这种跟北电和中戏的进修班差不多,一年制的,基本上给钱就能上。

在北师大混了一年之后,他又考上北电摄影系,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全日制本科。

学过美术、摄影,又进修过一年的导演专业,这几乎就是个全才了,加之从小学画画,美学素养在线,很快就在拍摄这个群体中脱颖而出。而后靠着拍和广告挣的钱又拍了这部让他获得荣誉,并得到张一百的青睐,真正能够在圈内立足的《星期四,星期三》。

相比之下他比当年贾科长的起点更高,目前唯一缺少的就是运气。要知道当年贾科长就是凭借香港老板投资的那二十万完成了他的成名作《小武》,从此一飞冲天。

而他呢,如今手头已经创作了一个叫《大钻石》的剧本,包括目前正在创作的打算作为自己毕业作品的剧本《香火》,可惜就是一时半会找不到投资。

不过这次张一百的召唤让他看到了机会。无他,如今正在上映的,票房即将突破千万大关的《开往》,不但是李唐主演,还是他投资的。更重要的是张一百请他给刁一男当副导演的这部戏居然也是李唐的盛唐影视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