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番外篇·福城往事·新福港工作餐(3/4)

在一起,说一些有的没的。

根据年龄的不同,每一桌的话题往往也都不尽相同。

年轻一些的搬运工往往都更喜欢说女人的话题——而且,往往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城北那边的纺织厂,那里有福斯拜罗地区数量最多的未婚女性,是不少人心中的“天堂”。

有不少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会在中午上工之前,专门去城北转一圈,趁着纺织女工们中午吃饭的时候主动搭讪,这种搭讪无论成败,都是宵夜时有意思的话题。

当然,如果有谁能成功带家属过来,那就更带劲了,只不过考虑到晚班搬运工和纺织厂那边的时差,这种情况也是少之又少。

而那些年纪大一些、有家室的搬运工,话题则往往更偏向于家庭,尤其是孩子。

由于义务教育的推广,福斯拜罗的孩子也必须面对考试——而考试虽然对于孩子来说是鬼门关,但对于他们的家长来说,却往往是最好的谈资。

尤其是那些自家孩子在学习成绩好的家长,他们恨不得拿出一张成绩单来下酒,哪怕他们甚至认不全上面的文字,也不妨碍他们可以就着成绩单喝上二两,一面喝一面还吧唧嘴的那种。

过去十几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在福斯拜罗,成绩好是非常有用的——办事员的录取需要考试,很多专业的科目更是要经过专业的学习才能上岗。

在别处,这些职位都是需要贵族旁支或者退伍战士才能担任,而在福斯拜罗,这些职务绝大部分都对平民开放!

虽然搬运工们其实并不懂知识的意义,也没有真正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但他们至少能明白知识能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什么。

他们只是想单纯地生活得更好,无论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更周全些。

而在这些“秀儿战士”之中,地位最高的,无疑就是那些孩子展现出了魔法天赋,或非常惊人的身体素质的父亲。

因为这代表着他们的孩子可能有机会加入北境行者或者御法者!

在福斯拜罗人的眼里,那是真正的光明无量。

而更有意思的是,由于新福港的搬运工岗位是最大的就业吸纳岗,哪怕是同一个搬运小组内,成员也可能来自于北境的不同地方。

虽然都叫北境,但密银城和厄文戴尔无论风俗还是语言,都会有很大的差距。

和早餐时候匆忙吃饭不同,夜宵的餐桌上,人们的交流往往更加频繁,不同口音的方言在这里交流、融合,甚至诞生了夜宵特有的流行文化。

相较于福斯拜罗大剧院上演的阳春白雪,酒桌上的流行文化自然是下里巴人,甚至还有一些少儿不宜的内容,但伴随着交流和融合,其中也不少东西正在由流行走向经典。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吟游诗人会来到新福港的夜宵摊子上采风了,相较于那些古老的历史典籍和仿佛贵族家谱一般的记录,这些酒鬼们在喝醉了之后的胡吹大气和载歌载舞,有的时候也是不错的素材来源。

等到搬运工人们吃好喝好,相互搀扶着回到自己居住的社区时,这些夜宵摊子也会一家一家地收起来——收好了满地的狼藉之后,他们有的人会回去休息,有的则是昼夜颠倒地连轴转,在摊位上摆开早餐,等待早班的搬运工。

对于那些外来者和新来到福斯拜罗的人来说,新福港是整个福斯拜罗地区的“嘴巴”,这里被打造成为了北境的贸易枢纽之后,每一次货船的装卸、每一次货物的吞吐,都代表着大量的金币流入,都代表着无数令人羡慕的机会。

而对于这些真正生活在新福港、为新福港建设而流汗的码头搬运工人来说,他们却没有如此宏大的视角。

他们看见的,是一天天的早班和晚班,是每月一次的薪酬发放,是口袋里越来越多的金币,是气色越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