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646章 三娃的选择(2/2)

没马上回国,而是受聘于一家著名的物理实验室做起了科研工作。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发表过论文,参加过学术活动,也和人公开场合因为观点不同争辩过。

他在物理界已经是被人瞩目冉冉升起的新秀。

博士生毕业后,三娃依旧没回国,还有国内的人因此抨击他,说他的心已经变了颜色,以后恐怕都不会回来。

实际上三娃才不是这样想的。

他拿到博士生学位的时候,还和父母沟通过,告诉了他们的想法。

他还想在国外再待几年,努力多学些东西,有的研究,回了国内,受限于条件,他就不好开展了。

等找到合适的机会,他肯定会回来报效祖国的!

就算受聘的实验室,也是因为三娃看中了人家实验室的豪华设备,那都是国内没有的。

三娃受聘的时候,还有实验室的人劝他修改国籍,告诉他,改了国籍,他就可以接触到更核心的东西。

但这一点三娃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的。

哪怕他现在不能接触最核心的东西,他也不会因此改变自己的国籍。

大不了就多耗费些时间精力好了。

对于儿子的理想,赵青岚和李淮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

就算有人在他们面前故意提起三娃不回国戳心,他们也能面不改色的反驳回去。

总之,三娃目前也没改国籍,他们面对任何人的中伤就都可以很有底气的回击。

人在国外怎么了,我人还是华国心。

以前那些在国外留学研究,有了能力才回国报效的大佬还少吗?

99年年底,又一个飘摇海外多年的游子回归了故土。

当七子之歌再次唱响,国人的向心力也达到顶峰。

这一次,赵青岚倒是没有被邀请参加,和家人坐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了回归仪式。

哪怕不在现场,她也一样激动。

早就知道这些事会发生,可怀着不一样的心情再看一遍,她感怀更多。

和每一个国人一样,她只盼着自己的祖国越来越强大。

回归盛事后不久,就到了过年的时候。

这一次跨年,和以往也不一样。

翻过这个年,那就是千禧年新世纪的开始。

国家的日益强盛,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日提高,这个与众不同的年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赵青岚这次没去京城过年,但她的孩子们,都回来了。

四个孩子,两个儿媳妇,一个女婿,还有一个外孙,一个孙女,再加上他们夫妻两,他们家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庭了。

电视上春晚热闹的播放,外头爆竹声此起彼伏。

一家人手中的杯子也碰到了一起。

“新年快乐!”

赵青岚和丈夫对视一眼,说不出的开心。

这样团团圆圆,充满希望的年,真好呀。

哪怕地位再高,挣再多的钱,他们最期盼的,不过如此。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