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儒行天下(2/3)

人只需对号入座就行。

而且儒家子弟基本上各个都是通晓兵略练兵之法,更兼有着足够强悍的个人武力。

别的不说,在这个诸国征伐的乱世里,绝对是属于优质人才。

输送各国的优质人才,为儒家带来了绝佳的名声。

名声带来了更多求学的学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后再回到各国继续刷名声。

如此完美的闭环一旦形成,百家争鸣之中一家独大的大势自然也就无法阻挡。

李云泽已经是彻底退居幕后,安排已然退职的少正卯为山长负责书院诸事。

至于他自己,则是带着浣纱双姝寄情于游山玩水之间。

当然了,修改增补《抡语》也是重要的工作。

儒家学子入学第一件事情,就是熟背《抡语》。

先是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五德。

然后从‘有人不知道我的威名,我却没有因此而生气,这就已经很君子了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到‘君子打人一定要出重手,否则就树立不了威信的君子不重则不威。’

从‘我喜欢钱,所以拿走你的钱是很有道理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到‘但凡是要打架,一旦犹豫了就会让对面有机会站起来。所以不要犹豫,直接就给对面打废了的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从‘你父母在我手中,你是跑不了的。就算是你跑了,我也能把你给抓回来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到‘这件事情的主谋,已经被我打到绝后了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等等等等。

李云泽编撰的《抡语》可谓是武德充沛,教导儒家弟子能动手的时候就别叽叽歪歪。

毕竟叽叽歪歪过于偏软,叽叽向上方为君子之道。

在李云泽的培养之下,儒家子弟各个都是武德充沛,在各国都是一言不合就拔剑,辅佐君王家主的时候,同样是张口闭口都是‘君上,咱们出兵吧~~~’

毕竟按照抡语的解释,没什么事情是打仗解决不了的。

如果解决不了,那就投入更多的兵力。

在儒家的带动下,各国的生产力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军事作战能力同样也是大为增强。

尤其是当鲁班发明出了越来越多的军械与农具后,战场也是愈发激烈。

最惨的是,孙武回来做了讲师,专门给学弟们讲授老六战法。

他的课,从来都是最受欢迎的。

等到这些学子们结业之后奔赴各方,原本还算是君子之风的战场,立马就化身人间地狱。

什么退避三舍,什么彬彬有礼的全都被一脚踹开,能多阴险就多阴险,为了能打赢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整个天下的战争水平,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让人前所未见的提升。

到了后来,甚至连先将公主许配给邻国君主,然后借着送亲的名义直接突袭婚礼现场的破事都给整出来了。

各国君主,以及各家家主们也是痛并快乐着。

痛是因为儒家子弟太能折腾了。

要么是对手折腾自己,要么是手下大臣门客依旧是折腾自己。

整天在耳边说的话语,不是说‘君上,该打仗了。’就是再说‘君上,三年之期已至,该打仗了...’

在这等大环境之下,众多小国遭受了灭顶之灾,许多国家甚至都是在懵逼状态之中,就已经是被飞龙骑脸直接输的精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