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四章 洞悉人心 引火烧身(3/5)

一脸激动地看着糜旸。

看见姜维激动的神色后,糜旸伸手指向他说道:“想到什么就说出来。”

在糜旸的允肯下,姜维上前一步越过赵云与黄权,将他心中的推断说了出来。

“西城一战,世人皆知大将军善使诈降计。

加上以大将军当下之声威,纵使曹彰想要对大将军行使诈降计,心中定然也不会觉得此事会一次就成功。

在心中忐忑之下,曹彰才会让使者说出请我军退兵十里的请求。

今我军破城心切,曹彰知道大将军绝不会答应这种请求。

因此曹彰有所请求,在于试探大将军之态度。

或者说曹彰是在以退为进!

曹彰真正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不包围长安城即可。

而曹彰定然也做好了,派出第二波使者再度请求的准备。”

姜维的分析引得诸位汉将频频点头。

在换位思考下,姜维的分析是否有道理,是很容易判断的事。

就算不换位思考,按照正常的逻辑,要想使敌军主将相信投降一事,也不可能是一次勾连就可以成功的。

想当年孟达为了取信曹仁,前后写了多少封情真意切的信,再加上断发明志的举动,才最终让曹仁入坑的。

还有吴懿诈曹洪,黄盖诈曹操这两件事例,当初吴懿与黄盖为了取信敌人,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

说完以上的分析后,觉得自己越来越明白糜旸用意的姜维,情绪变得更加兴奋起来。

“诸君疑惑大将军为何在明知敌人有诈的情况下,还不从速率军包围长安城。

但诸君何不试想一下,当张合使者返回长安城内,向曹彰禀告大将军愿意相信张合请降一事后,曹彰心中会作何感想呢?

他难道不应该更应该疑惑吗?”

姜维的话好似一道闪电快速划过诸位汉将的脑海,让他们迅速抓住了关键点。

是呀!

站在曹彰的角度,他一定会觉得这件事很可疑,很荒谬。

诈降有这么容易的吗?

一旦这个疑虑在曹彰的心中产生,那么有些事就很好引导了。

“诸卿莫要忘记,眼下请降的人是张合。

张合或许认为以他的过往,会更让大将军相信他的请降。

但重要的是,以他的过往曹彰是不可能会对他放心的!”

姜维此话一出,反应快的赵云、黄权等人脸上已经浮现了喜色。

姜维说的话是有事实根据的。

当年汉中之战夏侯渊被斩杀后,为了稳定汉中的局势,一众魏将公推张合为新的主将。

可在知道这个公推结果后,张合差点没被吓死......

而后来曹操一赶到汉中,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重新布置防线,而是夺走了张合的兵权。

这件事参与过汉中之战的人都知道,而从这件事足可以体现出,曹魏方面根本就没信任过张合。

那么当曹彰疑惑之时,本就对张合疑虑的他会怎么想呢?

是会认为糜旸突然失智了呢,还是会认为张合与糜旸之间有着什么猫腻呢?

一次出使就相信投降,这得感情多好才能有这效果呀!

一想到这一点,怎么能让诸位汉将不感到喜笑颜开。

看着诸位汉将脸上的笑容,糜旸先是对着姜维投去赞赏的一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