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三章 二擒二纵 世之良谋(3/4)

亮的这番话后,脸上浮现不服气的神色。

这丞相品德犹如山岳般沉重,可是也太过小瞧他了。

二擒二纵已经是奇耻大辱,哪能再被他擒第三次?

若自己真能被诸葛亮再擒第三次,不用诸葛亮说,他自己就会对诸葛亮叩头臣服,绝不再叛。

由于感觉自己被诸葛亮看轻了,心中有些不平的孟获在对着诸葛亮拱手后,口中并未说什么感谢的话语,便大步迈出了大帐之外。

待孟获离开大帐之后,诸葛亮看着帐内一众不解他深意的将领,大笑着问道:

“诸卿可是以为我太过托大?”

在诸葛亮的这句问话出来后,并没有将领回答诸葛亮。

只是有时沉默,已然是一种最好的回答。

面对着诸将的不解,诸葛亮不再隐瞒他心中的谋划,开口对着诸将说道:

“在我军南征之前,我曾写信询问过梁州牧,他有何计略可败南中叛军。

梁州牧对我献上了“分而化之”的计策。

刚才在我军擒获三千彝军后,我已寻一二彝军询问今夜彼等夜袭的大致由来。

从那些彝军的口中可知,今夜夜袭之策乃是由雍闿所献,然如今诸将可见雍闿此人在何方?

既献夜袭之策,却在友军陷入重围之时,果断临阵脱逃,由此足可见叛军诸部并非是一条心。

我料那雍闿在逃离之时,心中断定孟获必无活路。

当此时,若我将孟获放归为敌营,雍闿与高定将会如何看待孟获?

他们是会认为我愚不可及纵虎归山,还是会认为孟获已经变节,成为我军内应了呢?”

当诸葛亮的这两句问话落入在场汉将的耳中后,在场汉将的脸上皆浮现了思索之色。

有些反应快的汉将,脸上则是出现了喜色。

那两句看似是有两个可能的疑问句,但实际上却是陈述句。

陈述着一个只要是常人,都会认为的事实。

二擒二纵,古往今来从未有过。

更何况从常理上来说,诸葛亮是平叛的汉军主帅,而孟获是在地方上造反的叛军首领。

从身份上来说,诸葛亮与孟获是天然对立,甚至于应该是不死不休的。

可就是在这样不可调和的身份之间,却发现了二擒二纵这令人匪夷所思的事,高定与雍闿又怎么不会对孟获起疑呢?

要知道他们之间本就是以利益结合在一起的盟友关系,这种关系根本就不稳固。

而既然是身为叛军一方,那肯定是小心谨慎的。

只要高定与雍闿一旦对孟获起疑,那么他们势必会对孟获做出相应的防备举动。

甚至他们之间直接有可能发生火拼。

而一旦敌军之间发生规模大的火拼,那么汉军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现在诸将才明白,为何诸葛亮也要将孟获的三千彝军放回。

既然诸葛亮是抱着让敌军火拼的打算,那么当然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孟获的军事力量。

不然要是将孟获孤身一人放回邛都县,高定与雍闿轻易就可除去孟获,那样还怎么让敌军发生火拼呢?

二擒二纵,乃是一个阳谋。

雍闿与高定不难看出这可能是诸葛亮的离间之计,但就算他们看出来了,他们敢去冒这个险吗?

最重要的是,从表面上看二擒二纵都是诸葛亮仁义无双的表现,也是大汉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