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变起(2/4)
“将军,湖广来使,已经到了将军府!”
张世豪进来禀报。
王和垚与屈大均四目相对,都是放下心来。
事大之事要紧,吴三桂的使臣,来的正是时候。
……………………
“……周王应天顺人,建树义旗,兴师伐清。我军大军所至,鞑虏闻风丧胆。周王思军兴之际,宜用良将贤臣。王和垚忠勇兼备,斩杀胡酋康亲王杰书等人,击溃浙江清军,大功莫焉!今差使者刘玄初前来,授王和垚为浙江总督,镇守浙江,提调一切浙江军政要务,教化牧民,劝课农桑,抵御清虏。周王吴三桂!”
杭州将军府大堂,刘玄初拿着“诏令”宣读,王和垚单膝跪地,仔细聆听。
“末将多谢周王厚爱!愿为周王效力,鞍前马后,尽心竭力,以报周王厚恩!”
吴三桂起兵反清,天下群雄都以吴三桂马首是瞻,王和垚自然也不例外。
怎么应付福建耿精忠与台湾郑锦二者的纠缠,一直是他担心的事情。吴三桂的“诏书”,来的正是时候。
从现在开始,他就是浙江总督,治下浙江全省,坐镇杭州,伊然一方诸侯。
有了这个身份,他就可以无所顾忌,大展拳脚了。
刘玄初读完吴三桂的“诏书”,笑容满面,下来扶起了王和垚,把“诏书”交到了他的手里。
“将军少年英雄,他日定然前程万里。恭喜,恭喜啊!”
“多谢周王厚爱,多谢尊使!末将一定不负周王所托,鞠躬尽瘁,蹈死不顾!”
王和垚说完,这才直起身来,和刘玄初分开坐下。
“将军用兵如神,在浙江大破清虏精锐,立下大功,非常人可及。”
刘玄初说完,看向对面的屈大均,笑道:“翁山,自你离开后,愚兄日日思念。此次来浙江,本打算见过将军以后,再去登门寻觅。想不到你为将军幕僚。翁山古道热肠,还是放不下天下苍生啊!”
“孔延龄首鼠两端,容易反复,其麾下将领多为趋利避义之辈。翁山才疏学浅,恐误了王爷天下大事,不得已离开,惭愧,惭愧。”
屈大均客气道。
吴三桂起事,二人都在其军中效力,屈大均虽然名气大些,但刘玄初在吴三桂起事时便跟随,官职上要高出许多。
至于为什么归隐之后,又来王和垚军中,屈大均没有言明,刘玄初也不会追问。
“王将军在浙江大破清军,挽东南半壁之颓势。周王闻之欣喜异常,麾下将士人人振奋。如今有翁山先生襄助,东南可以放心了。”
果然,刘玄初笑着说道,神态轻松。
“刘先生谬赞,在下不过是侥幸,全凭三军将士用命。比起周王纵横天下、气吞万里之势,在下不过是井底之蛙,不值一提。”
王和垚嘴里谦虚道。
历史上都说,只要吴三桂晚死几年,局面便大不相同。但以当时天下只有吴三桂在荆湖江西独立支撑的态势,恐怕翻盘不容乐观。
“客套话就不多说,咱们言归正传。”
刘玄初微微一笑,回归正题。
“在下奉周王之命东来,除了将军的封任,也是传周王的军令与将军。想来将军也清楚,我军如今与清军在江西湖广绞杀,寸土必争。为缓解我军困境,还需将军挥兵以为奥援,以便早日击溃清军主力。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刘玄初端起茶杯,仔细打量着这位年轻的新任浙江总督。
年方弱冠,但言谈举止,接人待物,无不显示其成熟冷静的一面,里面少了许多油滑,多了许多真诚。
“敢问玄初兄,王爷之意如何?”
屈大均与王和垚目光一对,屈大均开口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