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67章 青登:这么快就有装逼的机会了【54(3/5)

月是梅花,3月是油菜花,4月是樱花,5月是鸢尾花,6月是紫阳花,7月是祇园团扇,8月是牵牛花,9月是桔梗花,10月是菊花,11月是红叶,12月是剧院看板样式。

现在是2月,所以放眼望去,街上的所有艺舞伎的头上都戴着梅花样式的精致花簪,拼组成别样的梅花林。

艺舞伎伎的发型也很特别。

较年轻的艺舞伎一般梳“桃割”发髻,将顶部头发收紧,两鬓盘绕成髻,从正面看,发型呈桃子状。较年长的艺舞伎则梳“赤鹿子”发髻,与桃割圆圆的发髻不同,赤鹿子的发髻从后面看,呈五边形。

除了发型、发簪以外,艺舞伎的鞋子、腰带,都与寻常女孩不尽相同。

她们脚下的厚底木屐的鞋底厚达15厘米,不同阶级艺舞伎的木屐鞋带颜色会有不同,梳桃割发髻的年轻歌舞伎的鞋带为红色,而梳赤鹿子发髻的较年长艺舞伎的鞋带为浅红色。

至于她们所用的腰带,被称为“垂带”。垂带的长度是一般和服腰带(3-5米)的5倍,有的垂带甚至长达7米。垂带上的花纹十分富丽华贵,艺舞伎步伐曼妙,身后垂带款摆,甚是诱人。

当艺舞伎走在街上时,她们的怀里总抱着名为“笼巾着”的手包,由上部的巾着(日式小束口布袋)和下部的竹笼或木笼组成。笼巾着通常用来携带手帕、扇子、怀纸、牙签、唇脂等艺舞伎赴宴的必备品。

江户虽也有艺舞伎和艺舞伎聚集的区域,但并不像祇园这样形成那么大的“产业园区”。

据悉,祇园的艺舞伎已多达三千余人。

头一次见到这么多艺舞伎的青登,一不留神间,看得稍微入迷了些。

真的就只是一些许而已!然而……

冷不丁的,青登忽地感到有针一般的寒意,朝他的肌肤刺来。

青登打了个哆嗦,然后循着寒意传来的方向看去——佐那子斜过眼珠,双目微眯,面无表情地盯着他。

这脸神情,这副模样,仿佛在说:嚯~你好像很喜欢艺舞伎嘛?

佐那子比谁都爱吃醋,对于青登的“娶三正妻,组大家庭”的野望,她持最激烈的反对意见。

刹那间,青登扳正目光,不敢再看街上的艺舞伎,平视前方的空气。

其仪态之凛然、其表情之庄重,有如“正人君子”一词的最佳注解。

“这儿是堇屋,乃祇园最受欢迎的茶肆之一。”

“那儿是巴屋,培养出了现在很有名气的艺舞伎:雪代。”

“这座仕出屋常与祇园的各大茶肆合作。”

……

在古牧吾郎的带领下,一行人走走停停地巡游祇园。

古牧吾郎非常熟悉祇园。

他不仅对祇园的地形轻车熟路,而且祇园的各座茶肆、仕出屋、置屋的详细信息,他都是信手拈来。

青登见状,不由调侃道:

“古牧先生,你对祇园这么熟悉,该不会是经常光顾这里吧?”

古牧吾郎笑了笑。

然后转过头来,直直地看着青登,表情严肃得无以复加:

“说归说,闹归闹,有些玩笑可开不得啊。”

同一时间,阿町侧过螓首,朝古牧吾郎投去针扎般的锐利视线——和佐那子刚才用来瞪视青登的眼神,是那么地相似。

“抱歉……”

自知这样的“和善目光”有多么骇人的青登,滑溜儿地致歉。

“可别小看祇园啊,我可不是带你们来看艺舞伎的。”

说着,古牧吾郎换上认真的口吻。

“祇园是京都最大的会友场所,没有之一。”

“商人们在这里谈生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