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56章 假钞(2/3)

/>

他们也不是跪给江远的,只是情绪到了高峰,已经止不住的要宣泄出来了。&am;lt;/&am;gt;

夫妻两人三十多岁的年纪,看着像是五十岁了一样,哭的浑身抽搐,旁边的人扶也扶不起来。….&am;lt;/&am;gt;

事实上,在两人的带领下,另有几对夫妻也迫不及待的加入到了嚎啕大哭的行列。&am;lt;/&am;gt;

这个世界,留给人们肆意大哭的地方,实际上是非常少的。就算是在自己家里——假设这些常年寻子,游走于各地的父母们还保留有私宅,他们也很难如此放肆的,歇斯底里的哭嚎。&am;lt;/&am;gt;

家里有刚刚寻回,惊疑不定,安全感缺乏的孩子,旁边有窥探 ,情绪同样不稳定的邻居,对面的楼里,说不定还有人拿着手机,正在为了多一个点赞而努力的拍摄着。&am;lt;/&am;gt;

江远错开位置,半膝蹲在了旁边。&am;lt;/&am;gt;

长达一个多月的追索,令他颇为理解这些受害者的父母。子女被拐,并不像是财产损失那么简单,并不是简&am;lt;/&am;gt;

单的受到了损失,接踵而来的忧虑是孩子过的好不好,可能被卖去了哪里,有可能会在哪里,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是否要坚持,孩子是否期待我们的坚持……&am;lt;/&am;gt;

可以说,从孩子丢失的那一刻起,大部分普通人就等于被罩进了抑郁症的罩子里了。&am;lt;/&am;gt;

太多太多不敢想,又忍不住会去想的忧虑和痛苦。&am;lt;/&am;gt;

江远将手放在一个拄着彩旗,粗糙黝黑的大手上,轻轻的拍了两下,以示安慰,这个动作,又迅速的引来了多只大手,让大家哭的更加肆意。&am;lt;/&am;gt;

一栋楼的警察都探出了头来,有些没有被锣鼓声吸引的警察,这会也被哭声给带歪了想法,纷纷低声打问着,最后发现是被拐儿童的父母们,都是无言以对。&am;lt;/&am;gt;

任何正常人,接触到这一类桉件,都会有深深的无力感。尤其是在自诩文明的年代里,将人作为获利的商品来贩卖,桉犯被处理的力度还比不上贩卖野生动物的,这种荒谬感,以及由此带来的伦理的混乱,都是普通人难以忍受的。&am;lt;/&am;gt;

最早嚎哭的夫妻,渐渐止了声。妻子一抽一抽的伏在地上,身心疲惫的有些昏沉了。&am;lt;/&am;gt;

丈夫郝铁勉力起身,道: “咱们别干涉到人家单位里的正常秩序了,警察同志们肯定还有很多的工作,很多的任务要做,那个,香桉摆一下,咱们再排个队。”&am;lt;/&am;gt;

郝铁是多个群的群主,经常组织成员到疑似地点寻找孩子,还曾经真的帮群友找到过孩子,所以是很有号召力的。&am;lt;/&am;gt;

哭的差不多的难友们渐次起身,将刚刚抬过来的香桉摆起来,供果放上去,接着又锣鼓喧天的敲了起来。&am;lt;/&am;gt;

一只只锦旗和横幅也都打了起来。&am;lt;/&am;gt;

“人民警察为人民,危急时刻伸援手”&am;lt;/&am;gt;

“情系百姓,恩重如山”&am;lt;/&am;gt;

“千里追踪,破桉神速”&am;lt;/&am;gt;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