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73章 我想找个人(3/3)

可若不大肆宣传,民众也不知道啊,只会感觉是挺对胃口的民谣。

俄第一频道:“96岁老红军霍米德·乌兹甘诺夫,居住在费尔干纳州,享受着五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1942年年仅17岁,经过短暂的军事训练,乌兹甘诺夫与战友参加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也穿越大兴安岭,与华夏居民并肩同岛国侵略者作战,乌兹甘诺夫昨日打电话给广播台,声称听到《喀秋莎》一瞬间让他回到战场。

他说[战争太残酷了,希望各国人民珍惜和平]。歌曲《喀秋莎》被诸多音乐家赞誉,从未有外国歌手的作品,能在俄获得如此欢迎。”

毛熊国娱乐圈要说让一个外国人兴风作浪合适吗?

不合适!那就拿作品说话,但写不出喀秋莎这样的歌曲。

用星旅另一个毛熊国嘉宾米哈伊尔举例,他是本国娱乐圈当红男歌手,倒不至于是什么一哥,可绝对是中青年人气最高的。

米哈伊尔在听完喀秋莎,立刻找到了他是声乐老师,格涅辛音乐学院声乐教授叶夫根尼。

“老师你认为这首歌的创作技巧,有没有我可以学习的?”米哈伊尔说道。

学习?

叶夫根尼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疑惑和不解,他道:“歌剧2和摇篮曲,足以证明枳先生对俄小调和音乐的专研,但喀秋莎很奇怪,特别奇怪。”

奇怪?米哈伊尔洗耳恭听。

------题外话------

o:卧槽时间来不及了,你们这群孽障休想成功。

7017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网址:

本章已完成!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