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40章 功劳全是康熙的(2/3)

”老皇帝想通了之后,不由龙心大悦。

老皇帝的心里舒坦了,出手也格外大方,他一口气拨出了两百万两银子,和一百万石存粮,给玉柱用于救灾。

玉柱领了旨意后,马上出宫,调集兵马,一则维护外城的治安,震慑宵小,一则可以让救灾工作更加的顺利。

按照玉柱的安排,以家庭为单位,由各坊的坊长负责,负责安排进住处比较宽敞,也相对富裕一些的人家。

这些人家,管饭管住,所有的支出,由朝廷按照登记的名单,发放赈灾的补贴。

当着几百名坊长的面,玉柱着重强调了一点。

“你们都听好了,本官把丑话说在前头。主家吃啥,灾民们就跟着吃啥。绝对不能主家吃白米,他们吃糟糠,那反而会严重损害了圣上的仁慈之名,都明白吧?”

“嗻。”玉柱的威胁,没有坊长敢当作是耳旁风,大家都记下了。

人多就是力量大!

灾民们先被集中到八旗步军衙门的各个军营里,再跟着各个坊长,去临时的住所。

在玉柱的亲自主持下,几乎在一天的时间内,灾民们都获得了妥善的安置。

灾民们的吃住问题都解决了,也就解决了老皇帝最担心的汉人起事问题。

第一步达成后,按照旨意里的要求,顺天府尹汤炳便发出了徭役征发令。

徭役征发令,就一条,凡是参与了救灾的民夫,只要做满一个月,都可以抵两年的六个月徭役。而且,出徭役的时候,官府管饭管住,只是没有工钱罢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大规模的征发徭役参与救灾,就是集中社会的力量,有针对性扶贫的妙招。

往日里,出徭役的时候,花的可都是民夫们自己的钱粮,官府并没有出半文钱。

结果,只打算征一万民夫,却来了三万壮丁。

开什么玩笑,吃朝廷的饭,只做一个月,就可以抵两年六个月的徭役,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大馅饼啊。

以往,所有的壮丁,都有义务替官府出徭役。

这种徭役,每年三个月,具体时间由官府指定。而且,自带粮食、银子和铺盖卷,等于是花自己的钱粮,义务替官府干活。

玉柱拿捏着无利不起早的人性,迅速调集了三万民夫,帮着受了雪灾的草民们,赶建新宅。

工地上干的热火朝天,有人居然公开弹劾了玉柱。

老皇帝抖了抖手里的弹劾折子,信手扔到了地上,淡淡的说:“会当差的,不如会动嘴的,理他做甚?”

玉柱笑了笑,没吱声。

嘿嘿,小样的,他早就料到了必定有人攻击他想邀买人心。

所以,玉柱才建议老皇帝,派宫里的太监们,挨家挨户的发放赈灾的钱粮。

宫里的太监们,不论大小,个个都会察言观色,尤其擅长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让太监们去忽悠草民们,一忽悠一个准,准没错。

在这个时代,宫里的太监出马,一个顶两,妥妥的老皇帝的宣传员。

即使是傻子也知道,宫里的太监出马,只可能说老皇帝的好话,而不可能吹捧玉柱。

多年的庙堂历练,让玉柱成功的避开了天坑。

今天被弹劾的这事,若是玉柱少想了一层,由着步军衙门的兵丁去发放赈灾钱粮,那绝对会惹来老皇帝的疑心。

人在庙堂,不多个心眼子,甭想站得稳当,这是真理!

历史上,范仲淹居然当着宋仁宗的面,大肆吹捧君子有党,而小人无党。

紧接着,欧阳修又上了《朋党论》之疏,大谈君子可以朋党。

结果呢,自然是庆历新政完犊子了,范仲淹被贬出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