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61章 玉柱的基业(3/3)

张南皮,其实是不尊重科学技术规律的典型官僚代表。

玉柱就不同了,他到了大沽口后,当众充分授权给了荷兰的造船匠们,随便他们怎么去折腾,他绝不胡乱干预。

实际上,玉柱要管的事儿,十分简单,就是四个字:抓好后勤。

让爱丽丝教造船学徒们,积极学习外语,以便跟着洋工匠们学习各种技术。

银子给足,薪俸按时发放到位,生活有保障,还可以免费把老婆孩子接来同住。

科技之光,从西边来,这是事实。

但是,玉柱心里很清楚,即使英国有了一定程度的技术封锁,但是,和后世的专利限制相比,简直就是不值一提。

说白了,造船厂的规模尚小,康熙给的造船计划,也就是十艘而已。

但是,只要把攀登科技树的框架,搭建了起来,在玉柱的宏观大战略指导之下,迟早会开出近代科技之花!

玉柱本身就是冶金领域的专家,他比谁都清楚,炼钢的材料这种玩意,没有捷径可走,也耍不得小聪明。

只能,踏踏实实的做实验,老老实实的总结规律,费尽心机的培养技术人才。

除此之外,再就是狠狠的烧钱了。

想炼出好钢,又不想烧钱,哪有这么美妙的事儿?

二战后,德国和倭国都是战败国,却能够在短时间,再次崛起为经济和技术大国,靠的就是对待科学规律的正确态度和人才的正向积累。

玉柱安排一切的时候,曹寅就跟在他的身后。

但是,曹寅始终一言不发,任由玉柱拍板,作出各种决策。

时至今日,放着如日中天的玉柱不去依靠,再要三心二意的做死,曹寅就是纯粹的蠢驴了!

玉柱在天津待了十天,曹寅一直都很乖顺。

一言以蔽之,玉柱怎么说,曹寅就怎么做。玉柱不让曹寅管的事,他就绝不去胡乱插手。

嗯,鉴于曹寅的识时务,玉柱就派人去把曹春和小铁锤,接来了大沽口。

毕竟,曹寅是正经的造船使,玉柱适当的用亲情笼络一下他,也是必要的手段。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