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三章 老友今犹在(3/16)

留守安西都护府的两万兵马,总共也只能凑到八万人。

八万人可以说是安西军最少时期的数量,虽然勉强够用,但是面临强敌的时候还是会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但是刘霖知道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毕竟皇帝陛下这个时期能够同意他率部赶赴西域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皇帝陛下为了京畿地区的安全决定将大部分军队留守在京畿,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时此刻,刘霖迫切的希望能够率领安西军大部跟安西军留守军队汇合。

那些留守在安西都护府的将士弟兄牺牲了很多,甘愿放弃回到长安跟家人团聚的机会,就是为了守护安西的火种。因为有他们在的地方,那里就是大周的领土。

刘霖此时此刻明白,他早一刻抵达安西,那些弟兄和将士们就早一刻获得安全。

相反,若是他去的晚了,弟兄们则很可能遭到危险。

毕竟西域三十六国一直不爽安西军,曾经不止一次的组织联军跟安西军斗法。

虽然安西军赢多输少,但是也曾经有过几次惨败。

对这几次惨败刘霖可谓是印象深刻。

为了防止同样的事情再度发生,刘霖必须要强迫自己变的强大起来。

一个人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对于一名统兵的大将来说更是如此。

保持绝对的专注,保持绝对的冷静,保持绝对的魄力这是刘霖必须要具备的。

从决定率领安西军的弟兄重返西域的那一刻,刘霖就发誓一定要亲手把他们曾经失去的东西夺回来。

他不是要证明什么,他只是想要让西域的那些小国明白,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永远不要想着背叛大周,只需要老老实实的服从就好。

西域三十六国中有不少还是心向大周的,只是有的小国脑后生有反骨,而且还一而再再而三的鼓动这些心向大周的小国。

在他们的鼓动下,这些心向大周的小国态度也悄然间发生了改变。

可以说,这是典型的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刘霖决定好好教训他们一番,让他们明白得罪大周的下场。

大周不是区区一些小国能够得罪的起的。

既然做了就要为他们当初所作的事情付出代价。

此时此刻,刘霖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了。

当然,他也明白以安西军现在的兵力只能集中兵力勐攻一处。

如果想的是处处开花,很可能最终的结果是一处都没有开花。

至于沙洲军嘛...

刘霖心里是很想着要把沙洲军也带到安西去的。

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

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如果他这么做了,那么朝廷方面绝对会有意见。

皇帝陛下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如果刘霖这么做了,皇帝陛下第一时间一定会得到情报。

到了那时,一道问责的圣旨降下来,刘霖势必担待不起。

皇帝陛下是无比看重忠诚的。

如果刘霖毫无征兆的领走了沙洲的驻守军队,或许在皇帝陛下看来这和叛国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所以刘霖虽然心中很想,但是决不能带走沙洲一兵一卒。

他只能使用皇帝陛下同意他带走的这六万将士,以及留守在安西都护府的两万弟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