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8章 始皇陛下的书信(1/5)

董慈到了临淄以后并没有直接去找韩非, 而是先把自己安顿了下来,她这一路上遇到稍微精贵值钱点的药材就顺便采了, 炮制好带进了临淄城, 找了家医舍全部卖了换成钱。

别看卖的东西不多,但胜在精贵, 一笔一笔加起来数量也非常可观,足够她挥霍一阵子的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 董慈花了一半的钱在稷下学宫旁买下了一个两层的房舍。

原先的老掌柜做的食舍生意,现在家业大了想扩展业务,斜对面买了个更大的搬过去了,房舍里空捞捞的什么都没有, 但胜在宽敞明亮,董慈着急着要用, 心里估量着价钱, 也没跟老掌柜多掰扯,觉得合适了直接就敲定了下来。

董慈出手豪爽, 小老头子乐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跟在董慈后面小兄弟长小兄弟短地招呼她,“小兄弟你是个爽快人,老头也不蒙你, 这屋子你买了一准亏不了,宽敞明亮地方大,位置地段也没得说……

老掌柜说着往外指了指,嘿笑道, “您看看哪,不远处就是咱们稷下的学宫,这地方想做客舍想做食舍都有大赚头……老头就住在斜对面,小兄弟平日有什么需要帮衬的,只管来说一声就行。”

做生意归做生意,做邻居归做邻居,买卖成了人情也在。

董慈不由也笑道,“谢谢爷爷挂心,到时候爷爷可莫要嫌董慈叨扰才好。”

老头称陶老,闻言好好好不叨扰不叨扰地连笑了几声,又蹬蹬瞪跑回家拿了些饼子肉菜来,锅碗瓢盆拾掇了一套,非得要塞给董慈先用着,热情真挚得董慈都有些招架不住了。

董慈心里只道临淄这地方甚少有战乱,百姓安平富足,也就真诚热情了许多,这小楼给的价钱也还算公道,她买的也不亏。

董慈倒也没跟陶老客气,当下就朝他打听起木匠师傅的事情来。

陶老爽快应下了,风风火火出去一趟就当真给她找了两个木匠师傅来,两人手艺都还不错,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连董慈都有些瞠目结舌了。

董慈本以为还要磨蹭几天才能开工,没成想遇到陶老这么个热心肠的人,这种事宜快不宜慢,董慈当下也没耽搁,把自己的要求跟师傅们说了,让他们大体上做得差不多就行。

老师傅应是应下来了,和陶老对视了一眼,有些迟疑地开口问,“小兄弟您这是要做书肆的生意么?”

董慈摇头,知道老师傅说的书肆指的是哪一种。

私学的兴起虽然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学在官府’的桎梏,但因为竹简抄阅传阅都困难,携带也不方便,这时候的文籍竹简依然很珍贵,换句话说有点家底的人才有机会读书,好书也很少会流在市面上,售书的书肆有是有,但是非常稀少,而且就算有,藏书也不是很多。

现在的书肆主要还是做些竹简笔墨的买卖,真正售书的书肆刚刚才从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中萌芽出来,距离繁荣昌盛还有四五十年的时间,董慈不搞这个。

她也不做生意买卖,就只是开一个私人的阅览室,由她提供酒和茶,笔墨和竹简,目的是为了吸引士子读书人们过来闲聊论道。

要是有读书人愿意,她就提供酬劳请他们帮忙抄录文简,或者请他们帮忙校核已有的文献。

这些文简她也不带走,抄了就放在书舍里架起来供人查阅,长此以往,书舍里文献会越来越多,内容也会越来越准确,慢慢的士子们自然就愿意过来了。

她这赔钱的买卖解释定然也解释不清,董慈只含糊应了一声,好在陶老和木匠拿钱办事,也未再追问什么,只问她想做成什么样子的。

这个是之前就想好的,董慈把书舍的格局规划好,直接做了个简单明了的图交给了木匠师傅,定了个章程要了个完工时间,交了钱,其余就交给木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