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3章 我的名字叫胡亥(2/3)

逃离咸阳时浑身是伤的情形,见赵政眉头微蹙,便劝道,“阿政回去好好与阿慈说,事关重大,说清楚了她会明白的。”

赵政点头应了,董慈吵也好,闹也好,是打是骂他都能受了,只莫要如当年一般,说什么分手要离开他便好,这是她不能碰的地方。

李斯说完正事便告退了。

蒙恬五日后便可至咸阳,董慈生下胡亥的日子也近了,这件事还是先瞒一瞒的好。

赵政朝兴平吩咐道,“王后身边的人都交代一番,让他们管好自己的嘴巴,另外把扶苏接回来,让他陪着王后,这一月暂且不用去军营了。”

兴平点头应了。

除非赵政打算采用墨家的主张,否则这是一统江山必走的一步棋,越早处理越好,非做不可。

临近胡亥出生的日子,除却朝堂政事,赵政基本都陪着董慈,董慈以为是朝事平顺的缘故。

事实上是赵政将消息隔绝到了宫门之外,董慈成日都呆在寝宫,连偶尔会进宫来说事情的董毅都被交代过不与她说墨家的事,咸阳城里发生了什么她一概不知。

蒙恬押解张耳至咸阳,与先前在咸阳散步谣言生事的六国商人并沿途抓获的刺客一起,共五百余人,渭水长堤处刑。

灭门必定要斩草除根,斩首之列的人数更多。

墨家向来讲究以暴制暴,以暴行侠,行刑当日出来行侠仗义是必然的事,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只是结果出人意料。

蒙恬方成领五百禁军埋伏渭水长堤,劫狱者不足百余人,怎么算都一场稳赢的仗,结果半数以上的逆贼给救走了,长堤之上喊杀声一片,蒙恬带兵追至城郊二十里,跟丢了。

蒙恬进宫来回禀的时候赵政正陪董慈用膳,赵政见他步履匆忙脸色铁青,便知事情有异,领着人去书房,一进门蒙恬便跪地行礼告罪,“臣该死,让逆贼逃了。”

秦川之内咸阳城君王脚下,墨家如入无人之地,在禁军眼皮底下把这么多人救走了。

赵政在书房里走了两步,吩咐道,“你和方成各带一路人马,以剿灭流匪的名义追讨逆贼,先摸清墨家的据点,围起来按兵不动,听令行事。”

蒙恬经此一役,深知自己是小瞧墨家了,暗暗发誓要一洗前耻,领了命,立马去安排准备了。

董慈知道赵政要灭了墨家已经不知道是几天以后的事了,董慈无聊偷摸去书房,在案几上看见的。

她先是不相信,仔细看完后知道是真的,又想着她近来确实没见过方成和蒙恬,就确定得七七八八了。

她还想让墨家存活得久一些,这还没开始做什么呢,赵小政给她来了个晴天霹雳。

董慈走路都喘气,大着肚子什么也干不了,在书房里转了两圈知道自己就算身体好好的也什么都干不了,只能急匆匆去找赵政。

董慈去的时候李斯也在,自谏逐客书以后董慈就常常能在书房看见他。

她又急又怒,也顾不得和李斯打招呼,才进门就急急问,“阿政,这上面说的是不是真的,墨家招你惹你了,你要灭了它,墨家弟子成千上万,你这跟草菅人命有什么分别。”

李斯看了眼怒气冲冲红了眼眶的董慈,朝赵政行了礼,先退下了。

赵政一看她手里的文简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走下来扶她,耐心道,“他们在秦川之内如入无人之境,不将秦国王法放在眼里,把罪犯都劫走了,寡人若不为所动,大秦军威何在。”

董慈本就临近产期,这一急一气之下肚子隐隐作痛,她为医者,心知自己这是要生了,又惦记着墨家的事,生怕一个眨眼的工夫墨门就给灭了,心说小混蛋早不来晚不来偏生这时候来,真是和他的混蛋爹一样,专门来给她添堵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