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三十四章印度“副王”(2/3)

到的伤害同美利坚合众国本土的经济危机伤害相比不值一提。

饶是如此,整个南美洲还是贡献了将近百万的失业人口。

经济危机将整个美洲搅个天翻地覆之后,又一路漂洋过海朝着不列颠所在的方向跑。

12月上旬,不列颠王国在收到美利坚合众国发生经济危机之后,美利坚合众国在伦敦交易所发行的国债与股票同样也开始一泻千里。

这让许多投资美利坚合众国的银行资产开始哗啦啦地缩水,其中缩水最严重的当属英格兰银行、巴林银行,以及英国的罗斯柴尔德银行。

这三家银行在当初投资美利坚合众国的时候,投资的最多。

在得知美利坚合众国的银行大面积破产之后,三家银行就已经不在指望美利坚合众国能够尽快地恢复正常。

于是,这三家银行试图将手中的债券,包装成为相对而言比较好卖债券(例如美利坚国债),忽悠不列颠与德意志的散户购买。

不列颠与德意志地区的散户虽然购买了一些,但是他们也知道目前美利坚的债券和股票都是不可信的东西,因此他们购买的也不算多。

这三家银行账面上同美利坚合众国有关的期票与债券,基本上全部完蛋。

而他们在美利坚合众国的损失也高达1000万英镑(相当于3亿2000万),其中英格兰银行与英国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各自损失了250万英镑与350万英镑,巴林银行损失了400万英镑。

这三家银行在美利坚合众国可以说是撞个头破血流。

当然,这三家银行只不过是投资亏最高的三家银行,不列颠王国境内其他银行同样也亏损的厉害。

许多工厂在收到位于自己下游的美利坚工厂破产的消息之后,同样也因为手中积压的工业品无法找到合适的销路,被下游的工厂连累破产。

尽管不列颠并不是经济危机的发源国,但是仍然有将近1700多家工厂面临破产,将近40万名工人被迫失业。

还没有面临失业的工人,同样也生活在惶惶不安之中,生怕下一个“毕业通知书”到自己的头上。

更糟糕的是,目前的不列颠还在和印度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且战争每拖一个月,就会消耗数十万英镑的物资。

这样消耗下去的话,不列颠王国的经济将会变得越来越差。

当然,唯一值得庆贺的是,东印度公司总算在这股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已经彻底地陷入破产清算阶段。

两院再也没有一个人认为东印度公司还能够重新的崛起,哪怕东印度公司的大股东们,也在眼巴巴的等待着政府给自己解套。

本杰明.迪斯雷利再度来到了下议院,他向在场的所有人重申了对政府对于东印度公司的处理意见。

政府准备掏出300万英镑,将破产的东印度公司全盘接收。

只要下议院以多数票通过之后,东印度公司将会彻底变成历史。

最终下议院以绝对多数通过了肢解东印度公司的提案。

至于说300万英镑究竟应该如何分配,不用想都应该知道,自然也是权贵吃肉、东印度公司的大股东(这里指的是没有爵位,或者爵位俺不好的大股东)喝汤。

那些可怜的散户在被东印度公司收割了一茬之后,还要为东印度公司的错误政策买单,实在是有些倒霉透顶。

东印度公司在下议院宣布被解散的那一刻,整个印度的统治权自然而然地移交到维多利亚女王的手中。

不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