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章 阿佳(2/4)

木雅没说话,想拉刘承宗入股打箭炉的想法,萌生于和刘承宗一起打猎的时候。

说来有点好笑,尽管生在土司家庭,但木雅不熟悉武艺,也不会打仗。

他的父亲懂兵法,长河西两代土司的梦想,就是攻破沈边冷边,把茶马市场抢过来。

所以他的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汉语、陕西话、四川话、儒学、算数以及茶马贸易。

如果一切顺利,在他继位土司的时候,茶马市场就应该已经定在长河西了,他的一身才能都应该得到发扬,使长河西成为西南最耀眼的土司领地。

可惜父亲没能灭掉沈冷两家,准备了一辈子,打了一场仗,输给了一条河,违心发下市场在对岸万世不变的誓言。

偏偏就是不懂军事的木雅,发现刘承宗的军队有一种双人使用的大火枪,能打二三百步。

这个距离意味着,在大渡河没有涨水的时候,对岸守军拦不住青海元帅府的军队。

只不过木雅万万没想到,关于刘承宗的欲望这件事,他想错了。

从炉霍向东南行走,周围人稠寨密,风也越来越大,一路还算平坦,唯独到了折多山,就像这山名一样,曲折蜿蜒,只得在山上住宿一宿。

临近打箭炉,周围的民居堡寨越来越少,市肆却多了起来,刘承宗边走边看。

沿途百姓见着兵马进炉城,赶忙仓皇躲避到道旁,百姓倒是没多少,主要都是穿红布衣、红毪子、披红偏单的僧人。

也有嬉游街市的番男番妇,穿毪子做的粗糙衣裳和毪子做的连鞋袜,男女都穿裙不穿裤。

木雅见刘承宗看见诸多僧人皱起眉头,便介绍道:“炉城僧人众多,主要原因有四,一为藏地派来驻炉做事,二为白利王驱逐僧人,三为炉城锅庄为客人提供无偿住宿,四嘛……因为大帅。”

刘承宗皱眉道:“关我什么事?”

木雅轻笑一声:“大帅在西北兴兵,东北是松潘草地,僧人自然只能往东南跑,再跑就只能跑进汉地,他们许多人没有度牒,只能留在炉城。”

“他们为何不往丽江跑?”

“丽江?”木雅听见这话,笑得更厉害了,摇头道:“大帅有所不知,木天王从前包容僧人,但如今只允许白教僧人传教,如果百姓想出家做黄教的僧人,就要当众砍下这些子弟的头和手,叫其父母背尸游众。”

木雅说着,观察刘承宗的表情,随后重重点头陈述:“大帅想的没错,你就是这片土地上对黄教僧人最宽容的大首领,青海元帅府,是宗教最自由的地方。”

这话刘承宗起初听起来,觉得很奇怪,甚至会让他觉得木雅是在说反话。

可是仔细一琢磨,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失踪的顿月多吉就不用说了,那是个坚定的反各种教者,藏地的藏巴汗也是坚定的反黄教者,再加上南边的木天王,他们驱逐黄教绝不手软,都是直接采取肉体消灭的办法。

而他刘承宗呢,领地内从无生老母到弥勒佛,从二郎神到真武大帝,从消灭奴隶到消灭朝廷,甚至还有腌菜神教和驴肉火烧教派。

各种信仰蓬勃发展,西康二府之间还夹了个擅长空手套白狼的全青海蒙古的黄教上师。

刘狮子满心疑惑啊,我他妈怎么就成了从青海到乌斯藏宗教自由最后的扞卫者了呢?

走到临近炉城的锅庄,长河西番目们早已等候多时,只等着兵马过来,穿着绸缎服饰的番目便献上哈达。

刘承宗接着哈达看了又看,心里有点不太满意,让木雅战战兢兢,以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