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6章 没有达成一致的一致(2/3)

话说,未来的岳父与未来的女婿都在一个屋檐下的,是不是要做翁婿肯定也是商量好了的。

但所有的婚事都是这样下来的,这就是女方的矜持。

陈侯夫人自然懂得,便是笑吟吟的回去了。

或许这桩亲事是慕孤松能想到的最好的托付了,所以,他并没有顺了繁漪的意思而作罢。

三日后陈侯夫人再来,没想到姜侯爷也特特告了假上了门来,坐在客人的位置看着两封烫金封面的庚帖做了交换。

繁漪木愣愣的看着事情走到这一步,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说不高兴又怎么可能,只是高兴大过了愧疚与彷徨。

在她还无奈事情为何还是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法音寺的大和尚已经替她们合好了八字。

自然了是上上大吉的天作之合。

又推算了几个良辰吉日,下聘、成婚。

虽然琰华还未认祖归宗,但慕孤松晓得有姜侯爷的态度、有女儿的谋算,琰华的回归是迟早的事情。

如此父子、亲家之间的关系便不能不妥善考虑。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下,慕孤松请了姜侯爷来一同商议婚期,两亲家在一团和睦里定下了成婚的日子,就在来年他殿试之后不久。

六月初二,诸事大吉。

十月二十二,一双活奔乱跳帮着红绳的大雁出现在她的面前,然后聘礼便进了门。

足足一百零八抬,听着管家的唱礼,每一抬都是扎扎实实的,且每一抬下头都有银票压箱底。

照理慕文湘带着他在书院里生活,也不与族人来往,向来清苦,是拿不出这么多银子置办聘礼的,否则这些年也不至于生活的艰难了。

可说是姜家给的也不大可能,别说琰华不肯接受,姜候夫人也必然是不肯的。

如今是姜候夫人主持了中馈,若琰华只是庶子便罢,他要以嫡子身份回去,便是对她正妻身份的最大羞辱,到底,她并没有做错了什么,当初也不过顺应家里嫁了个门当户对的丈夫而已。

结果丈夫外头有个儿子,与心爱女子生的儿子,算了年纪竟是在他们成婚前便有的,饶是她再大度,也是做不到给他操持婚事的。

待一切尘埃落定,才晓得聘礼是慕家置办的,只不过银子是姜侯爷私下里给的。

因为妻子的病势忽然沉重了起来,他不能在这个时候去刺激她。

掣肘、顾及,是所有人“无可奈何”的最好借口。

交换庚帖之后,琰华总是三五不时的来看看她。

繁漪也总是拒绝他的见面。

他便如从前一般偷偷掀了屋顶的瓦砾进来见她。

他本就话少,她又不肯说话,便是两两无言的待一会儿,他再离去。

渐渐有人看出她的手是无力的,嘴巴是最好的谣言传播媒介,很快整个府里的人都猜测着她的手是不是已经没用了。

在可惜与怜悯之后,便有流言起来,是不是她拿自己的手做了胁迫,逼着琰华娶她。

这样的流言或许从前她是不在意的,可如今却无比的在意。

只觉每一句都在放大她的卑微与卑鄙,迫的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可面上依然是平静无波的。

他所作的便只是让人知道是他在逼迫她应下这门婚事,是他想补偿一二。

今日定亲宴,外头热闹的很。

繁漪却不想去凑自己的热闹,躲在院子里以着旁观者的平静淡淡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