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250章 真正的战斗才开始(上)(4/4)


而不再趴伏着等待被从天而降的炮弹炸成肉块而是拼命奔跑或匍匐前进向自己记忆中最安全位置移动的日军最终能生存下来的也是寥寥无几。

能活下来的日军要么是运气好到爆,要么是一开始占据的位置不错,不仅可以抵挡子弹,而且还有足够遮挡四处飞舞的弹片的掩体。

但这样的,不过十之二三罢了。

也就是说,当灰尘散尽,整个战场上,还能活着并拼命反击的日军,最多还有一百人不到,顶破天能凑两个步兵小队。

当然了,哪怕情况如此艰难,哪怕刚裂了,但做为大日本帝国赫赫有名的钢军,日军步兵们也并不是没有试图反击,同样拥有七八挺轻机枪以及还有8具掷弹筒的他们也向四行团官兵们的阵地上倾泻了属于他们的不屈和愤怒。

只是,火力太过薄弱了,而且,同样是漫无目的。

也有运气不好的四行团官兵被榴弹的弹片击中或者是被流弹击中,当场牺牲3人,负伤18人。

这损失对于四行团来说可不算小,但也能接受,毕竟他们可是在对射战中一波流带走了200多名日军。

当然了,这些损失,可不是这帮被子弹洪流和猛烈的炮弹给揍得晕头转向的日军步兵能造成的。

而是3辆94式小豆丁坦克车。

94式坦克装甲很薄,最厚处钢板也不过10毫米,因为体型的关系也没法安装坦克炮,只有2挺7毫米重机枪,说它是坦克倒不如说一辆装甲车更合适,放在平原战场上就是个粑粑,但却是日军在晋省这个多山战场上不可多得的压箱底利器。

轻量化的体型使得这个连日本陆军都有些嫌弃的装甲车能在山区简易山路上行进,还能顶着敌军的枪林弹雨用两挺7毫米重机枪给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在中国人没有37毫米战防炮的时候,这种可翻山越岭的小铁疙瘩简直堪称无敌。

这也是大岛昌义大手一挥让4辆94式轻型坦克打头阵进入峡谷的原因,那是帝国官兵的底气来源之一。

事实上,除了一辆背对谷口正好被巨大气浪掀翻的94式坦克极为倒霉的成为‘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典范外,另外在谷口左右两翼摆开的94小豆丁没有辜负帝国官兵的期待,瓢泼一样的子弹打过来的时候,叮当作响就是打不透10毫米的正面钢板,哪怕是钢板已经被子弹打得坑坑洼洼犹如一个大麻脸。

就算是迫击炮炮弹就在两三米的地方爆炸,也没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三名坦克乘员坐在里面很安全,还顺便保护了一群缩在坦克车后面的日军。

他们倒也不敢乱动,地面上到处趴着躲避瓢泼子弹的友军,随便开上几米,履带上注定就沾满血肉,他们也只能硬挺着,用随车两挺机枪朝着对面的四行团阵地一通乱射。

7毫米机枪的威力极强,四行团牺牲的3名战士,全都是被机枪子弹击中头胸部阵亡。

钢盔,在这种动能极强的弹头面前,也变得无比脆弱。

日军到目前还能残存两个小队,这三辆小豆丁可是功不可没。

不过,随着视野清晰,他们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2挺7毫米重机枪盯上了他们,不过500米的距离,就傻乎乎待在原地用车体给步兵们当挡箭牌的94式坦克就像是未来站在东关巷口冲你甜甜微笑招手的妹子,就差冲机枪射手们说“欢迎来稿”。

伴随着机枪班上士班长的怒吼“干他个狗日的”,重机枪枪口调整,粗如大拇指的子弹重新压入弹仓,日军最后的依仗也要完了。

500米的距离内,就算是89式坦克的侧面20毫米装甲,在7毫米重机枪面前,也不够看!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