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零四十章 杀牛分肉(2/3)

内是可以快速上马了。这三个城市是大宋最繁华,肯定是可以获利的。而明年铺开至陕西路也会是一条财源。

至于其他地方为啥不铺开?

好比你往不包邮区去包邮,那是要亏本的。办事一定要水到渠成,而不是脑门子一热。

韩绛也是焦头烂额,章越说了明年要是找不到为朝廷增加六百万贯的法子,官家就会暂停免役法在全国的推行。

韩绛道:“我也替你想些法子,既不增民之苦,却也能增国入。”

韩绛说了也很矛盾,那等【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办法,又怎么是随随便便找得到的。

章越顿了顿道:“不过六百万贯事要等到明年,不是眼下要紧的。”

韩绛不由道:“还有什么比六百万贯更要紧的?”

换了旁人还不得着急如何为朝廷开一条财源的事?但章越却说不急。

章越道:“我下面要办的便是孟子陪祀文庙之事。”

“哦?”

韩绛听章越之言,不由诧异。

陪祀文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章越对韩绛道:“丞相可记得,当年太祖皇帝将白起,吴起移除武庙十哲,还有孙膑、廉颇、韩信等一共二十三人,改加入灌婴、周访,秦琼等二十三人之故?”

韩绛当然记得此事。

武庙本叫太公庙,是唐玄宗祭祀姜子牙的,以张良为陪享,唐太宗建武庙的用意,就是向天下表达,寻姜子牙,张良之臣的意思。

从另一个意义讲姜子牙与张良有师承关系。

之后唐肃宗封姜子牙为武成王,从此武庙与文庙并立,之后武庙六十四将,祭祀六十四人。

但赵匡胤登基后,拜祭武庙时看到白起画像时,以杖指白起道,白起杀降,不仁。

还有陶侃也被去掉,理由是他是寒门出身,而且还是少数民族(溪族)。

不仅白起,陶侃被去掉,赵匡胤又换了二十一人,另选二十三人补上。

赵匡胤挑选这二十三人的标准【功业始终无暇者】。

说白了,赵匡胤通过此举来告诫天下,也是他下面的武将,这与【杯酒释兵权】合并一读就明白太祖皇帝的用意。

祭祀主要是给活着的人看的。

章越对韩绛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个是务虚,一个是务实。”

“变更役法是实,而陪祀乃虚,孟子之义在于【利民】,孔子之下继道统者当为孟子,而不是他人。”

就如同张良继承了姜子牙的衣钵,所以张良陪祀姜子牙。

而孔子以后,如今陪祀的分别是颜回和曾子,颜回是孔子弟子,却没有著作传世。

而曾子则是《太学》和《孝经》的作者,唐朝推崇《孝经》,李隆基还亲自为孝经作注,所以曾子也成为第二个陪祀。

此时孟子和子思还没陪祀。

对章越而言,孟子陪祀后,就升格《孟子》为亚经,而孟子为《亚经》后,便可列入科举范畴,将熙宁之【利国】更至元丰之【利民】。

章越不可能一蹴而就,陪祀到亚经,亚经到国策,显然一个比一个难。

章越还是‘积小胜为大胜’,先从简单之事,小事办起。从免役法到孟子陪祀,这都是一环扣着一环的。

王安石变法是开先河的,他以大气力破了兼并,惩治了豪富之家,可是变法那么大的成果,国家积攒了那么多钱财,最后变法好处都没有落在老百姓身上。

从熙宁后,老百姓一路越过越苦,越过越苦,这是立志变法的范仲淹,王安石所要看到的吗?

不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章越所痛心疾首的。

章越忍不住连续痛饮三杯,带着酒意走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