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熟状(2/3)

田雇民应役,百姓觉得非常便利,但之后官家罢给田募役法,兄长甚是惋惜,如今还请大参能够采纳,若在条例中补充一则,则天下百姓都会感激大参的。”

章越听了苏辙之言道:“令兄之言确实正道,但朝廷等着用免役法为西北军费之出,若是用役钱买田,则军费便少了。”

“何况官家在熙宁八年方罢了免役法,如今重新提倡,陛下颜面上不好看。”

苏辙闻言顿时露出失望之意问道:“大参命辙修【孟子正义】本意不正是为了【利民】吗?”

“为何大参所为却与初衷相违背呢?敢问大参如何正心,正名呢?”

章越道:“子由,大丈夫若要经纬天下,在【想到】和【得到】二者之间,还有一个词叫【做到】!”

“任何人一开始并非完全是对的,故我治事只有一则,先干了再说,从不求全。”

苏辙闻言道:“可是大参,用役钱买田确不费多少钱,可以循序渐进,每年都买一些,其利绵绵不尽。”

“大参费了那么多气力,却不得全功,我实有不甘。”

苏辙再三请求章越在条例下加上一条,可以在州县试行给田募役法,作为免役法的补充,但章越还是没有答应的。

苏辙失望至极告辞而去。

章越看了苏辙离去背影亦是默然片刻自言自语道,苏辙还是怪我不肯坚持。

最后章越将司农寺所修条例拿给韩绛看过,然后问道:“丞相,是否拟作熟状?”

将司农寺条例起草成为熟状,然后中书相公们依次花押,最后面呈官家预览。可是一旦官家有所不满,将熟状打回重拟,对于两相两参威信则是一个打击。

一个是当面取旨,一个是拟作熟状是一个为难的抉择。

韩绛道:“陛下于免役法意不甚坚,若拟作熟状,怕是官家心有不快。”

章越道:“正是如此才要拟作熟状,以表条例细则不可更改!”

“度之啊,如此便没有余地了,改动役法这么大的事,官家不可能一点异议都没有,”韩绛犹豫再三,还是不能坚持道,“这已是最后一关了,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在这一步功亏一篑。”

章越道:“丞相,我仔细看过了,其中并没有惹得陛下不快的地方。”

“更何况这些细则已是权衡再三,官家从中改动任何一处都是不便。”

韩绛看向条例细则,确实这里已是经过内部数度博弈,其中没有一点操作的空间留给天子了。

韩绛道:“既是如此,在言辞上稍作润色,再给王相,元参看过。”

章越将条例文字润色了一番后,让蔡京拿给王珪,元绛二人看过。

王珪当然是一如既往地没意见。元绛也没有反对,毕竟之前都已经议论过了。但他却道:“条例细则是如此,但更动役法兹事体大,不当面取旨再拟吗?”

蔡京则笑了笑道:“这都是按照陛下授意所拟,之前在殿上已是熟议过的。”

元绛道:“大事当面取旨,小事则拟熟状,元长也是熟吏了,连这都不知吗?”

眼见元绛贬称他为胥吏,不由令蔡京大恨。蔡京身为中书检正,虽是伺候相公们的,但也是正儿八经的官,却给元绛贬低为吏。

蔡京低着头道:“元相看过无差错,就呈丞相押字了。”

元绛道:“你是吩咐元某办事吗?”

成为中书检正后只有蔡京给人脸色看,哪有别人给他脸色看

“卑职不敢!”

蔡京垂下头,元绛最后还是押字将熟状丢还给蔡京。

蔡京将各个宰相画押的熟状交还给章越,并将元绛方才言语之事添油加醋了一番禀告章越,显是对元绛是怀恨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