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83章 紫薇星系(2/3)

,咱们大家先吃饭。半个小时后,大家回来,继续开会!”

下午,会议继续。

经过漫长的讨论,整个紫微星的理论框架,算是搭建起来了。

故事是这样的——

在茫茫的互联网宇宙中,有一个星球,叫紫微星。

这个星球通过万有引力,吸引着校内网、朋友网、微点等若干个小星星。这些小星星之间,又受万有引力的影响,彼此间也有牵引。而这份引力,就是数据的传递、业务的协同。数据协同性越强,彼此间的引力就越强。

宇宙是没有边界的,是无限的。

离核心越远,影响力越小,引力就越小。如果太远了,没有了数据协同,可能就脱离了紫微星的引力范畴……

当数据协同和社会智能这两个双螺旋转动起来,又会引发“黑洞效应”,吸引来更多的原本不属于这个星系的小星星过来。

有旧的离开,也有新的到来……

就这样,围绕着紫微星这个核心的小星星会越来越多,按照引力的大小由远及近的排列着,形成了一个星系——紫薇星系。

吸引过来之后,所有星系内的小星星重新整合彼此间的引力,让整个星系变得更加庞大。

这就是紫薇星系理论。

而紫薇星系,就是这家公司要搭建起来的一个无限扩张不闭合的生态体系。

有了这套紫薇星系宇宙的理论,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为什么紫微星旗下有那么多八竿子打不着的业务?

比如为什么要投资盛世单车?

因为数据啊!

有数据,就有引力,就会被吸引到这个星系中。

为什么做校内网?

服务大学生是个体的使命,紫微星系中的使命,是为了追求数据。

把数据协同了,才有接下来人工智能的大时代。

比如投资优酷、京东、豆瓣,比如微点安全产品、搜索产品、社交产品、校内网产品……看起来林林总总、眼花缭乱,可这背后有着一套基准逻辑在羁绊着所有业务——数据。

把这些业务的数据协同起来,就会惊讶的发现,迸发出了强大的不可现象的力量。

“朋友网+微点输入法”,很轻易的把搜狗输入法打趴下。

“搜索+今日头条”,也让张朝洋目瞪口呆,感觉看见了搜狐的末日。

根据这套理论,就可以看出来,紫微星当前的核心三大业务是社交、微点和校内网,都是数据采集的核心领域。

然后,就分别给三大领域确定了今后业务使命。

校内网:振兴中华,从大学生开始。

社交:让所有的华夏儿女紧密相连。

微点:让互联网变得更简单。

周不器给紫微星确定的使命是实现社会性的冯·诺依曼构想。

不过被大家否决了。

这口号太玄乎了,一般人都听不懂。

得直观一点。

几经讨论,最终确定下来。

紫微星的企业使命:开启智能社会的大时代。

……

到了下午3点多,会议终于结束。

各部门头头脑脑,都略显疲惫。

最累的当属贺阳和王海洋,他们要负责把这套紫薇星系理论整理出来,然后在内部的管理培训课上,作为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普及下去。

在互联网的宇宙中,紫微星只是一个星球。

可是,我们每一个紫微人都要努力,让这个星球发展起来,变成一个星系,不断扩张,不断变大。

周不器回到办公室,把门一关,就往沙发上一躺,就觉得腰酸背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