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56章 互联网化足球工具(2/3)

能赚钱,可是赚到的钱基本上都被影视公司给分走了,俱乐部只能分到一些拍摄纪录片的授权费。

钱都被中间商给赚走了!

可是曼联的纪录片不一样,曼联是自己要拍纪录片,然后邀请纪录片团队来制作。自己投资自己搞,版权都归自己所有,这是优点。缺点是曼联要承担拍片风险,还要自己发行。

为此,周不器从时代华纳挖来了约瑟夫·德拉普,让他担任曼联商业的副总裁,主管版权运营。还有紫微星环球的资源,做起来就很容易了。

然后,赚钱效应一下就彰显出来了。

根据德拉普的介绍,这部纪录片单是在英国地区的转播费,就把制片成本赚回来了。除此之外,还有美国、加拿大、东南亚、港府、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几大市场,目前已经签下的电视转播合同就已经价值2200万美元了。

就算扣除纪录片团队10%的佣金,以及紫微星环球代理发行的10%佣金……单单是靠着全球的tv版权,曼联的纪录片就能因此盈利2000万英镑。

这还是纪录片质量差强人意的情况下。

如果下赛季拍得更好,收益可能会更高。

不过,曼联的这种成功很难复制。

即便是皇马、巴萨也不行。

皇马巴萨的世界影响力不比曼联差,但是,皇马巴萨的影响力主要是在拉丁语系的地区,比如巴西、哥伦比亚、智利、阿根廷等国家。

人口很多,但经济实力太差。

他们支付不起高昂的版权费。

所以“纪录片+电视台分销”的模式很难有效地推广,可是流媒体平台就不一样了。流媒体平台可以垂直地面向全世界的每一个球迷。

比如,泰国可能也有皇马球迷,也想看皇马的纪录片。可是泰国当地的皇马球迷太少,导致电视台不愿意购买皇马纪录片来播放。这既减少了皇马纪录片的收入,也让球迷看不到想看的内容。

流媒体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可以把散落在全球的“碎片化球迷”整合起来。把碎片都聚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很庞大的收入。

想要推动欧洲豪门都去拍纪录片,一起来带动欧洲足球产业的发展,靠着电视台分销模式不行,一定得是流媒体的全球分销。

就是奈飞出钱,直接买断流媒体版权。

买断费用低了,俱乐部没钱赚,他们还是不想拍;买断费用高了,俱乐部赚钱了,奈飞可能就亏损了。

紫微星数媒的定位,就是披着“互联网”外衣的足球产业的商业化中介。

出现了流媒体分销之后,拍体育纪录片,一定会大有前景。可不仅仅是把流媒体版权卖给奈飞,赚一笔很稳定的买断费这么简单,这就太小瞧互联网的意义了。

周不器已经委托郎伟毅,重构曼联的新媒体生态矩阵。

这是什么意思?

比如,把曼联的纪录片切成粉碎,时不时地截取一部分精彩短片或者有趣画面挂在youtube、推特、雅虎、facebook等平台上,这就是公众的媒体影响力,就是在塑造曼联的品牌价值。

品牌价值怎么提升?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重复,一遍遍地再重复。像脑白金广告一样,就算观众不喜欢,可一遍遍地播,一遍遍地放,在观众送礼的时候,脑海中就会很自然地涌现出了“脑白金”这款产品。

曼联也是一样。

通过新媒体平台不断地重复,很多球迷也许不会太关注,但时间长了,印象就会一点点地叠加,就会慢慢地变成曼联球迷。

而youtube、推特、fasn、美国在线等平台上的内容都是残缺不全,用户如果想看完整版,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