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零五章 大苹果城(2/3)

美国的援助之前,必须出售所有在美国有价值的企业。”此规定意味着英国不得不向美国贱卖大量的在美优质产业。当英国政府对此提出抗议时,得到了美方冷冰冰的回答:“美国政府却认为这种牺牲是必需的。

还在英国本土的罗罗公司,只是这一批被美国接受的大批优质公司中,侥幸的漏网之鱼。大批在美国经营的优质公司,一夜之间被丘吉尔卖给美国,导致英国资本损失惨重。

自然而然,帕梅拉蒙巴顿抨击起来丘吉尔,以及一起来到澳大利亚的贵族小姐帮腔,就十分的情真意切了,哪怕丘吉尔和蒙巴顿的关系其实非常好。

再好的关系,也不能让帕梅拉蒙巴顿对断人钱财的敌意,如果不是她的未婚夫在英属纽芬兰弄出来一个豁口,贵族阶层在目前英国的环境中,真是一筹莫展。

艾伦威尔逊在纽芬兰的行为,会不会伤害到政府的收入,这要分怎么说。

长远来看一定是会的,但目前世界大战已经打完了,短时间内没有让大批贵族阵亡的战争出现,下一批贵族继承人被政府敲骨吸髓,至少也是十年后的事情。

所以这种伤害对政府收入来说,也并不算是很迫切,可贵族阶层看待这件事是不同的,面对伦敦政府,贵族现在处在弱势地位,尤其是现在只有女性继承人的家族,要是在几十年后女权盛行的时候,能把政府喷出来花来。

可现在贵族们只能默默忍受,英国打完世界大战,本土迟迟得不到恢复,却几十年如一日的成为最大投资国,绝对不是没有原因,大批贵族肯定要转移财富,防止最后以遗产税的名义成了政府的收入。

艾伦威尔逊只不过是利用了纽芬兰目前特殊的地位,引导这些出逃的资本落脚在对英国来说还算安全的地方,他不这么做,这些逃出的资本也会跑到美国。大多数人是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的。

在遗产税这方面,伦敦方面短期内是没什么感觉的,在也没有一场大战导致贵族大批阵亡让他们收割了。

现任的澳大利亚总理是约瑟夫·班纳迪克特·奇夫利,非常巧合的是,他就是澳大利亚政界期望英国快速恢复国力的代表人物。

其实以澳大利亚的经济状况,早就应该脱离配给制了。但是奇夫利还是顶住压力,维持了战时经济管制的政策,包括高油价政策,使得社会大众对他颇不谅解。

事实上,由于澳大利亚的贸易倚赖英国甚深,所以奇夫利帮助英国的目的就是期望英国经济在战后迅速恢复生机、政治趋于稳定,对澳大利亚的政治和经济也自然有许多助益。

在这一次的酒会之后的两天,奇夫利就召见了蒙巴顿勘探公司的代表,也就是帕梅拉蒙巴顿,奇夫利总理先是非常亲密的询问,英属印度的情况怎么样。

这是因为英属印度的和平教徒和印度教徒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区域,两大教派发生了宗教冲突,死了上万人。

这一场在加尔各答起源的冲突,已经传播到了英属印度各地,是最近世界范围内的最大新闻。

“印度的两大教派已经敌对了几百年,父亲对此也是一筹莫展。”帕梅拉蒙巴顿很乖巧的道,“两年来我父亲和英属印度的公务员,一直竭尽全力的弥合矛盾,现在来看收效甚微。”

“哦,是这样。”奇夫利总理了然的点头道,“不知道国内已经恢复多少了。”

“伦敦的情况还好。”对于奇夫利总理所说的国内,帕梅拉蒙巴顿知道说的其实是英国,因为帝国特惠制还在,澳大利亚人一定意义上,也算是大英帝国的臣民。

如果艾伦威尔逊在这,还知道英国最终加入欧共体,让澳大利亚无法接受的原因,就是英国加入欧共体得到同时,开始把澳大利亚以及一些自治领,视为外国人。严重伤害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