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协议(2/3)

其实历史上越战时期,也不是没有让华人吃到红利,新加坡就是其中之一,首当其冲自然是韩国,随着越战的日趋激烈,美 方对战争物资的需求日渐增加,韩国便接到了大批美军的军需订单,帮助美军生产罐头、帐篷、雨衣等军需用品。

这样以来,韩国的国民经济便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开始迅速发展。

剩下的就是泰国和新加坡了,不过现在马来亚的基础明显比泰国好,就算不能作为后方基地,也可以仗着虹吸效应大赚一笔。越战没吃到红利的菲律宾其实很亏,菲律宾本来是最应该发战争财的,但机会来了却不中用。

“秘书长!”恰在此时,迪克逊走进来,向理查德点头致意然后汇报道,“莫斯科那边同意了,缩减伊朗北部领事馆规模。保证伊朗中立地位。”iquai.o

“哦!”艾伦威尔逊笑了笑,对着两個下属道,“从有俄罗斯历史以来,苏联这段时间算是少见的比较讲理的时期了。”

对于这个结果,艾伦威尔逊其实心里有所准备,毕竟以强硬著称的勃列日涅夫时期,埃及闹起来,莫斯科也撤离了埃及的苏军顾问团。那可是几千人的规模,难道说苏伊士运河不重要么?苏联不还是走了。

“确实出人预料。”迪克逊也赶忙表态和无上权威一个看法,虽然他不知道出人预料在什么地方。

其实艾伦威尔逊也不知道,只不过他记得,好像就是在今年,赫鲁晓夫被赶下台了。

这位苏联领导人做人是没问题的,看到的问题也是苏联存在的问题,总比勃列日涅夫认为苏联没问题强,要说有问题,水平确实是有问题。

不知道这一次赫鲁晓夫下台,是不是多了一条指责,没准现在莫斯科就已经在酝酿风暴了。

这么一想今年挺热闹,赫鲁晓夫下台,某大国进入核俱乐部,东京湾事件爆发,越战开始。

确实如此,谢列平一声不吭的回到家中,冷峻的神色是所有人都能够看见的,现在苏联中央主席团内部,已经有不少成员心怀异志。谢列平认为他绝对不是唯一一个,但是要扳倒苏联的无上权威,有一个部门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克格勃。

谢米恰斯内和谢列平的关系,简直就是谢列平上一个台阶,谢米恰斯内接任一个台阶,从莫斯科市委团书记开始,两人就是这种关系。一直到谢列平接任克格勃主席,之前苏联共青团中央书记的位置就留给了谢米恰斯内,谢列平进了中央主席团,谢米恰斯内又做了克格勃主席。

在此期间,谢米恰斯内是短暂在阿塞拜疆做过第二书记的时间,算是没有和谢列平的仕途轨迹重合,在旁人看来,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堪称情同手足,关系好事公认的。

克格勃是克林姆林宫的防卫力量,只要这个部门存在,没人能够绕过卢比扬卡对第一书记产生威胁。虽然克格勃管不了中央主席团成员层次的人,但克格勃的靠山可是赫鲁晓夫,加上对中央委员级别的震慑力,理论上来说赫鲁晓夫的位置固若金汤。

“现在帝国主义肯定对我们的妥协高兴的很。”谢列平在谢米恰斯内面前毫无阴谋,表达着对赫鲁晓夫的不满。

谢米恰斯内没有说话,他今年也不过四十岁,事实上他三十六岁就做了克格勃主席,这个圈子的主心骨是谢列平,“有多少支持者。”

“很多人,看看这几年,工农分家领导,拿了几百吨黄金填补玉米运动的漏洞,更别提古巴导弹危机的羞辱。”谢列平沉声回答道。

谢米恰斯内摇头分析,“仅仅凭借我们是不行的,加上苏斯洛夫也不够,必须要明白勃列日涅夫的态度,自从科兹洛夫同志中风之后,勃列日涅夫就是二号人物,总不能我们带着一群市高官发难吧。”

“福尔采娃一个女人,倒是不值得注意,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