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 漂亮国之行 十(求订阅)(3/9)
博后的小广告。
对于博士后这种已经被培养出来的熟练工,非常受各大课题组老板的欢迎。
同时,这也说明国内博后的缺口还是比较大的,需求比较多,而供给却不足。
按照许秋观察魔都综合大学材料系的情况,拥有博士后的课题组数量不超过二成,可能也就在一成左右,大多数课题组都是招不到博后的。
究其原因,许秋认为首先是从博士转化为博士后的比例并不高。
大多数博士生在读研期间会发现自己并没有非常的科研能力,他们在博士毕业后,就会倾向于转行,比如往工业界发展,进入相关领域的企业搞搞研发之类的。
到博士毕业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做出选择了,不像本科毕业还可以选择读硕士,硕士毕业可以选择读博士,来“逃避选择”。
博士毕业后,如果不选择立刻转行就业,而是先上了博后的岗位,再去转行的话,沉没成本就太高了。
因为既错过了校招,又浪费两年时间,此时他们的年龄往往在30多岁,接近35岁了……
在现今的社会,一个人的年龄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除了医生、律师、体制内等少数行业外,大多数行业其实都是在吃青春饭。
就算看起来比较“前沿”的行业,也是在吃青春饭,程序猿在35岁的时候如果不能升入管理层,大概率就会被优化掉,或者薪资严重降级。
因为不论是,还是其他大多数的行业,实质上都是比拼体力和学习能力的行业。
到了35岁这个年龄,身体机能衰退,不论是体力还是学习能力,都不可能拼得过20出头的年轻人。
而企业的中高层坑位又有限,容纳不了这么多“人才”,自然就要有很大比例的老员工被优化掉。
其实,这些被优化掉的老员工,也不一定是他们不够优秀,只是其他人更加优秀罢了,他们败给了内卷。
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的消失,对于00后、10后们来说,可能35岁的年龄限制会发生松动。
因为等他们35岁的时候,与之竞争的年轻的10后、20后数量不足。
届时,“35岁魔咒”或将变更为“40岁魔咒”、“45岁魔咒”。
但对于现阶段职场上主力的80后、90后来说,35岁仍然是一道实实在在的门槛。
博士后到了35岁,也是类似的,如果科研能力不足,混不到教职进不去高校,或者进入了高校,没有通过“非升即走”的考核,之后的日子就非常难了。
年龄超限,体制内公务员进不去,去企业不一定收,高校也进不去……
大概可以去做一做自由职业,去天桥上摆个摊,贴贴膜?
或者回乡下科学养猪,研究“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对母猪产后护理的影响”?
或者出一本书,名叫《我做科研那些年》?
当然,如果是《我做科研那些年》,大概率要扑街,改成《那些年我与实验室里学姐学妹们不得不说的故事》,估计还好一些。
除了博士向博后转化率比较低的原因以外,国内博后招不到人,也是因为在国内读博后,从定位上来讲,其实挺尴尬的。
一方面,如果没有海外留学经历,现在的博后想在一本院校找个教职,简直比登天还难,除非手中有“硬货”,比如,或者若干一区顶刊。
不然就只能去二三本,或者职高大专,而这意味着未来的晋升机会极其渺茫。
因为高校里的教授和学生之间是互相成就的,导师再,没有同样的学生,也没有什么用。
现在都是讲求一个团体合作,学校的档次越高,招收到优质生源的概率也就越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