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9章 一纸能抵十万兵(再次五千字大章,追赶主线时间线)(3/5)

十载……乌桓诸部,汉眷之盛,起于光武,盛于明、章,至今百五十载……”

李素在劝说信中,直接就对比南匈奴和乌桓,被汉朝皇帝重用的历史。

原来,南匈奴内附的时间,是比乌桓更早的,因为汉武帝的儿子昭帝的时候,匈奴就分裂了,南匈奴就内附当了汉朝的雇佣兵。

但南匈奴当雇佣兵、每年有固定钱拿的好日子,只持续了几十年。

后来到光武帝中兴,汉朝皇帝最信任的雇佣兵民族,就换成了乌桓。

这里面原因是什么呢?匈奴单于估计都没透彻想过,但李素帮他们想了一条:

是因为新莽代汉的时候,南匈奴当时认为西汉气数已尽,所以也没打算再为大汉尽忠、跟王莽保持距离。所以等刘秀重兴汉室,当然要另外找一派一贯支持他的!

其实说白了,乌桓人也是匈奴当中的一部、再次分裂出来的。

确切地说,乌桓当年就是位于河北的南匈奴。而“光武距河内”,刘秀是从河北起家的,所以他就要把“外族雇佣兵领军饷”这个好处留给最早支持他的外族嫡系!至于那些王莽代汉时跟着王莽走的,你们就别想再有拿钱当兵的好日子了!

这才有了东汉后来近150年里,乌桓族每年能领到平均两亿钱的雇佣兵军费,可以给汉朝拿钱打仗,而南匈奴只有在特别吃紧的时候才能偶尔拿一笔!

150年了,乌桓人为汉朝打了那么多仗,也累计收了将近300亿钱。

把这些历史分析明白后,李素在信中话锋一转:现在,乌桓人短视,无非是因为他们以为汉室即将衰微。可大汉四百年威烈,岂是那么容易倾颓的?

如今朝中有能有威望的汉室宗亲那么多,就算形势危急,破而后立的机会也是大得很!

到时候,羌渠单于今日的雪中送炭,便可以至少在为子孙后代再谋一份150年的长远工资!乌桓人如今不靠谱,你们却靠谱,等汉室三兴、朝廷有钱之后,再要外族雇佣兵,可不就永远长久雇佣你们了么!

当然了,李素的具体措辞,还是比较隐晦文雅的,他不会直接写那些大逆不道的话,只是作为外交骗术,这么铺张一下。

刘虞看了之后,脸色也是数变。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李素这番长远考虑的话,成功说服羌渠单于的概率太大了!条件也太有诱惑力了!

李素把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的道理写得太精辟了。

谁让后世那些欠包工头项目款,说“忍一忍,现在手头紧,这个项目你帮我扛过去了,我记得你的人情仗义,后面一辈子的项目都给你做”来劝诱包工头暂不收钱的开发商,也都是这么骗人的。

论用外交诈骗暂时稳住对方,汉朝人哪有李素阴呢。

能把“不给钱白漂对方精锐大军”这种不要脸的事情,写得如此清新脱俗,这世上恐怕真没第二个了。

而刘虞的第二个反应,竟然是有些惶恐和不好意思。因为这封信,最终是要以他的口吻去写给羌渠单于的。

如果按李素的写,暗示羌渠单于“不要怕汉室衰微、投资到汉室身上的钱回不了本,就算中央不行了,肯定还有汉室宗亲三兴汉室……”

那他自己就是大宗正,而且是如今宗室中威望最高的,那岂不是在暗示他刘虞能三兴汉室?好像有点大逆不道啊……

刘虞挣扎在三,最后还是决定国事为重。

这是给羌渠单于的私信,是为了尽快求援兵,单于看完之后也会烧掉的,稍微措辞露骨一些,也就罢了……

为了天下!刘虞大义凛然地决定不避嫌疑,按李素的写。

……

第二天,这封信就被刘虞最心腹的密使送走了,信上封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