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11章 不解之谜(2/3)

一票难求,

学区房的价格也就会因为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居高不下,甚至一飞冲天了。

至于说到京城的学区房到底能有多贵,这个问题是真能吓死人的。

在宁卫民的印象中,大约在2014年左右,京城楼市已经整体趋冷的情形下。

在京城西单附近的文昌胡同,一间面积仅有十平方米的民宅,售价却逆市疯长,高达三百四十万元。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房子的附近有一所被认为是“京城最好的小学”之一的实验二小。

哪怕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这房子破旧、低矮、潮湿,采光也不好,有些地方连墙皮都脱落了。

可以说连养猪都嫌小,简直惨不忍睹。

但这个房子,就因为能够落户上学的特殊属性,房价还就是这么牛!

其单价几乎超出了京城所有最高端的一手楼盘的售价。

什么钓鱼台七号院、霞公府、盘古大观等知名豪宅,与这间小房子比,简直“弱爆了”。

那想想看吧,宁卫民是什么人啊?

难道他会不懂得怎么占这个便宜吗?

难道他会忽视学区房的加成属性吗?

答案显然不是的。

事实上,买房的时候虽然宁卫民没怎么操心,没有强求,基本上赶上哪儿是哪儿。

可谈好了条件,付完定金之后,他要为房忙和的事儿反而多了起来。

私下里,他可是耗费了很多的时间跟京城地图较劲的。

不但借着这件事他把京城各区的重点小学都整理了一遍,用红笔醒目的标注在了地图之上。

而且也根据东城区的具体情况,把收来的房做了一个依次排序。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要根据学校和房子的距离与位置,决定这些房子哪些自己留下,哪些可以提供给搬迁户们。

所以这么一来,他办事儿就越发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

因为他最先决定要换成他和康术德名字的六套房。

无论面积、朝向、房屋结构还是地点,在换房站那三位的眼里和孟毅看来,都不是最好的。

甚至有一间筒子楼一层的二十平米房,是坐南朝北。

房间里可以说是又黑又暗又潮又破。

常年没有阳光,墙皮都发霉了。

那间房子完全是一个办事员为了帮他那个当房虫的小舅子一把。

硬着头皮求宁卫民卖自己一面子买下来的。

一千五就给他了。

还有一套两居室是在简易楼的六层,面积还凑合,三十六平米。

可冬冷夏热不说,顶上还有点漏水。

关键是换煤气罐费劲啊,上下那得多费劲啊。

这样的房子,谁住进去,谁就得骂街。

因此,别说换房站的人瞅着宁卫民做出如此选择犯晕了。

就连孟毅都一样糊涂了。

可碍于宁卫民如此的身份,这些人虽然想劝,又有点不知该如何开口。

都怕指出错处,落了宁卫民的面子,反倒得罪了他。

在办手续前换房站的人都龇牙咧嘴,面面相觑。

最终还是孟毅仗着和宁卫民走的近乎点,忍不住好心好意出面拦了一道。

他把宁卫民拉到了一边去,悄悄咬耳朵。

“宁哥,您买了那么多好房子,干嘛留这样的呀?这……这两套,也忒差点意思了啊。您听我一句劝,把这几套拿去给那些居民吧。您名下弄几套亮堂的单元房多好?”

可宁卫民却固执己见。

“孟儿啊,我知道你是好意,心领了。可这事儿你还真甭管,这房我留下自有用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