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章 钱味儿(2/2)

呢?

所以从这点就能显现出宁卫民给皮尔·卡顿出的主意有多高明。

他建议公司在机场和高档饭店建立自己的品牌专营店,最初本意虽然是考虑国内消费水准,为了更精准有效的把握客户群体。

但实质上最关键的,还是打破了销售渠道的垄断性,把销售生命线掌握在了企业自己手里。

这点,宁卫民自己也是刚刚才因为红联厂的遭遇,才意识到的。

“五折?这是不是还有点高啊?要我说,与其库里扔着,外面撂着,等着全变成了破烂儿。倒不如低价卖出去。多了少了毕竟都是钱啊?”

宁卫民还有些不明白,他不相信红联厂算不明白这笔账。

果然,苗珍更详细的解释了厂子的苦衷,自己的憋屈。

“哎,谁说不是呢。要依着我们,当然愿意卖便宜点,只要能处理出去,哪怕三折两折也行啊。腾出库房,都用来存放热销产品多好,生产效率也能提高不少。”

“可公家有些制度不允许啊,规定就是规定,上面要求积压产品最低就是五折。真卖低了,上头一追究,谁承担这责任啊?”

“哎,我这职务有多难,简直没法说。变成破烂的还少吗?我这处境您都看见了?照这样,这黑锅可不全得我来背……”

一边翻看这地上斑澜的衣服,观摩上面的造工。

宁卫民又转了转眼珠,装着好人,提出了最关键的疑惑。

“哎,苗主任,我倒是觉得你们可以想想别的法子。商店商场指望不上,你们内部处理呢?或者也可以给私人呀?现在卖衣服的个体户不少啊……”

“嗨!”苗珍再叹一口气。

“您说的这个问题,我们怎么不清楚啊。内部处理是可以的,价格也能更低一点。但解决不了多少积压产品呀。”

“不怕您笑话,我们厂职工,一共才六百人,就是我们所有人连家属一起穿,这辈子又穿多少件啊?”

“可卖给私人是真的不行。说实话,也不是没有人主动找到我们厂里来要货,愿意五折接。甚至还送烟送酒。可我们哪儿敢啊?”

“我们在业务上只能是对公不对私。入账是要收支票的,现金绝对不行。且不说私人要货量太少,就说支票,他们去哪儿弄啊?”

好嘛,这话让宁卫民顿时恍然,彻底清楚了。

归根结底还是国企的制度太死性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