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九章 花见时节(2/4)

,这些人都打哪儿冒出来的呢?怎么跟种蘑菇似的!

tm日本全国才一亿多人口啊,看这样子好像都跑东京来赏樱花了!

即便如此,那也不能连班儿都不上了呀!

别说,还就是这么邪性。

宁卫民认为的这些不可能,偏偏还真的距离事实真相不远。

虽然程度上和他估计的略有差距。

怎么呢?

原来说起这日本人的赏樱花活动,古已有之,历史悠久。

一般认为平安时代812年宫中举行樱花宴是其起源。

当年随着遣唐使被废止,梅花不再东来。

无所事事的日本皇族没有梅花可赏了,就找到了新的代替品——樱花。

于是春季赏樱便成为日本宫中每年的常规活动。

到了1598年,丰臣秀吉在京都醍醐寺举行的“醍醐赏花会”,更以豪华奢靡名彪史册。

等到进入江户时代以后,赏樱花活动已经拓展到了民间,成为日本的平民百姓也能参与的大众娱乐了。

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就生动描绘了江户市民赏花取乐的情景。

而且按照日本的传统风俗,日本人赏樱花还不光只是看,还免不了要大吃大喝,狂欢大闹,撒撒酒疯才行。

因为日本人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让丰收的年景和丰富的食物成为现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当代的日本来说,东京樱花盛开的这个时间点也很特别。

首要原因,是日本学校学制比较特殊。

不同于共和国九月上学,六月毕业,日本是四月份上学,三月份毕业。

那么到了东京樱花盛开的时候,相处了几年的同学就要分别,各奔东西。

许多大学中相恋了几年的爱人,也会在樱花树下拉钩吻别,演绎最后的甜美与酸楚。

其次,日本的财政年度跟我们国家也不一样。

日本是从4月1日起,到第二年的3月31日结束。

所以,对于大部分的日本人来说,4月1日既是新一年的开始,也是新生活的开始。

小学生变成了中学生,中学生变成了大学生,大学生毕业走向了社会,就此成为社畜。

而且无论公司企业还是机关单位,一年的人事调动也都是在樱花盛开的时节完成的。

于是有的人升官了,有的人退休了,有的人即将被派往异地或者外国工作。

那么这个时节,也就成了东京人聚会最多的时候。

基本上每个公司,每个公司的每个部门,都会在盛开的樱花树下举行聚会,聚众喝酒。

几乎每一株樱花树下,总能看到欢喜与眼泪。

这还不算,别忘了,这个年头的日本经济崛起也让日本退休的老人普遍富足。

而且正因为日本特殊的狭长国土,樱花花期存在着时间差,许多身体健康,有钱也有闲的日本老人就成了“追樱族”。

他们挂着相机走走停停,能够从日本的最南端一直追着樱花的脚步来到最北端。

而东京是就是他们旅行中途非常重要的一站,几乎每个追樱族都要来。

再加上在东京的外国人数量原本就不少,对如此绚烂的樱花美景同样感兴趣。

如今因为日元升值,全球的外国资本都在往这块宝地涌来,更多的外国人也席卷而来。

这一切的因素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