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1章 装备处人选(2/3)

z003号仓库是隶属总部的综合性战备仓库,看编号就知道,它的规模是如何的庞大。它的级别是正师级。

李路讲道:“不过是一个升迁无望的老军械罢了,在正营职上待了十几年,按照他的年龄,差不多也该专业了。”

郭明点点头,说道:“没错。一连指导员范远良在z003号仓库工作过一段时间,昨天向我汇报工作提起了全德昌这个人。此人在军械管理方面才能突出,可以说是z003号仓库的第一人。可惜人有些古板,好几次调整都没落到他头上。这不年底该专业了,范远良感叹部队要流失掉一个人才,所以在我这提了几句。”

范远良是郭明从外面调进来的人,副连职干部,当了一连指导员,级别也小上半级成了正连职。他在汇报工作的时候和郭明闲聊,显然关系不一般。按照郭明的描述,全德昌就是那种性格耿直不懂世故圆滑的干部,没有升迁的机会那就正常了。

也许范远良真的为全德昌的能力惋惜,也有可能范远良和全德昌之间有私人关系。不过这些李路不打算去深究——只要能把活干好,管你是谁!

李路缓缓点了点头,“能够得到你这么重视,想必是个人才。这样,你马上启动审查考核程度,如果他能通过,那么装备处处长是他的了。”

没想,郭明此时却有些犹豫了,说道:“大队长,这个全德昌的能力应该是足够的,只是他的年龄……”

郭明的顾虑也有道理,101大队几乎是青壮派军官。大队四大领导中,郭明年纪最大,也就三十**岁,年轻如斯的李大队长就不必说了。副大队长陆勇也是一个三十三四岁的副团级中校青年军官。底下那些军官就不用说了,全部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从这些就能看出,李大队长在建设101大队的过程中,加入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的要点。

李路也考虑到这一点,但是干部队伍年轻化不代表就不要老成稳重经验丰富的干部了,只要有拿得出手的绝活,年龄就不是问题。

“全德昌要真是个人才,他的年龄就不是障碍,起码在101是不存在问题的。”李路缓缓讲道,“中校正营的情况不多见,不过也说明不了什么。你可以告诉全德昌,只要他干得好,一年之内我让他上副团。”

这个话,也就李路敢说,敢当着副政委的面说。谁不知道李大队长有这个能耐。

国防军中,一个人的军衔上升明显快于职务,通常说明这个人混得不如意,纯粹是靠资历在撑着。因为军衔的晋升,在和平年代,一般是看服役年限的,时间一到,就给你晋衔。相对而言,职务才是关键的玩意儿。

就好比地方上,正厅级巡视员和财政厅厅长,行政级别是一样的,但是职务不一样,后者手里抓着的是省级行政单位的财权。巡视员就是闲职一个。

如果一个人的职务上升明显快于军衔,那就只会说明一个事情,那就是这个人要么有极强的工作能力,要么有极强的背景。比如上尉营长啊,中校团长啊这些,就是年轻有为的青年军官代表。

像李路这种综合了两大因素的怪胎,也就是他,才能以上尉的军衔担任正团级大队的大队长还兼着政委一职,行政级别去到了副团待遇。其中自然也有“特殊环境下特殊情况”的因素。

“装备处长暂时就先这么定了,全德昌要是不行,咱们再商量。”李路讲道,“装备处下面的军械股比较重要,老郭,你觉得咱们大队谁适合当这个股长?”

郭明想了好一会儿,无奈地说道:“要我看谁也不适合,军械股长虽然说只是正连职,但是也是个小小的一把手。咱们大队里,能用的人都安排了,其他的,要么是些学生官,要么就是些没有经验的机关小干部。”

李路点点头,这是101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