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65章 再次抗命(2/3)

建筑物,发现目标便宜密集的火力压制过去,随即步兵贴着墙壁向前运动,突击建筑物内部。

城市作战因为地形的原因,让整个过程显得非常的复杂。而复杂性所带来的,是战斗的激烈和不确定性。又因为地形的原因,限制了很多装备的发挥。目空一切的主战坦克,号称陆战之王,除了武装直升机之外,它们最害怕的就是进入城镇地形。

无所不知的建筑物就是无数个制高点,而建筑物里的每一处窗户或者阳台都有可能成为反装甲飞弹阵地。而居高临下的攻击,即便是火箭弹,也极有可能轻易地击穿主战坦克那薄弱的顶部装甲。

不可一世的美帝军队,其装甲部队进入城区,也是无奈得很。而历史上的第一次以及第二次车臣战争,在格罗兹尼战役中,俄军损失的坦克装甲车更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数完。

对于步兵来说,如何有效地进攻建筑物,是一门新的科目。迄今为止(1992年),国防军陆军的训练大纲里,关于城市作战的内容是几近空白的。而701团,是陆军中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接受全地形作战训练的部队。

一支精锐的部队,不是单单地体现在它的装备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它的训练内容以及强度上。

强将手下无弱兵,李路的部队,绝非一般部队所能比拟的。

反观俄军,在1992年这个蛋疼的时期,且不说糟糕的后勤保障体系,更不要说信仰崩裂的思想体系,东欧剧变以后逐渐减少的训练量,就足以使他们的战斗力一落千丈。

万余人的陆空战斗群面对一万多人的步兵师打歼灭战,看来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正在李路的指挥棒下逐渐实现。

即便如此,面对只剩下三天的时间,李路还是对当前的发展速度不满意。

在众军官的目光中,李路沉吟着说道:“你们的攻击还是缺乏锐意,少了一些勇往直前的气势。”

他说着,再次转身回到沙盘前面,两手撑在边沿上,拧着眉头盯着上面的代表各部队的红旗。从整个排兵布阵来看,余明家采取的是很常用的也很保守的分割包围,逐个歼灭的战术。这是很典型也很有效的歼灭战战术,根据当前的态势和战场地形,这么做也是很合适的。

然而,李路还是觉得这样太慢了。此时,他的心有一半已经转移到了外蒙那边。必须得尽快地解决掉俄军第3近卫步兵师,越快越好。外蒙那边动作起来,才更加的顺利。

“你的预备队有多少人?”李路突然问。

余明家反应了一下,回答:“两个步兵连,一个坦克连。”说着,他走向前,指了指城区东南,也就是指挥所西侧大约五公里的一处山凹,“部署在这个位置。”

李路一扫眼,不由点了点头。

那个山凹恰好是余明家部兵力最薄弱的地方,也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切入城区的一个位置,而且隐蔽,前面有山峰的遮挡,俄军的炮弹难以打到的反斜面。这一点可以看出,余明家对于排兵布阵很有心得。

放在任何一场战争中,余明家的对策是无可挑剔的,但是此时却是不能够满足李路的胃口。

“预备队的力量还是有些不够……”李路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余明家说。

大约沉默了十几秒钟,李路突然扭头问道:“在保证前线部队基本补给供应的情况下,后勤保障部队能够抽出多少人来?”

余明家一愣,隐约间猜到了李路要干什么,不过他没问出来,而是扭头看向自己的作战参谋,后者飞快地计算了一下,回答道:“四百到五百人之间。”

李路点点头,果断地说道:“把所有能够召集起来的人集结起来,按照标准的单兵作战配备武器装备。”

他说着,指着沙盘上的一处地形起伏的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