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34章 狡诈的前苏泥腿子将军(1/3)

看最快更新

乌兰巴托南面大约五十公里处,连接外蒙与华夏的唯一铁路,在此地段有一个奇特的“8”字形道轨。

这里被称为乌兰巴托的门户。

几十年前,也就是这条铁路开建的50年代,为了防止因为国家关系恶化,华夏通过铁路来达成占领乌兰巴托的军事目的,外蒙故意把这段路线弄成这个样子。

一来让火车减速,二来可以利用铁路左右的高地歼敌于首都门户之外。因为铁路左右是两块有制高优势的高地。

反过来,当年和苏联关系恶化,面对苏联百万大军的威胁,出于同样的担心,华夏一口气把集宁到二连浩特的这段铁路换成了1435毫米的标准轨距。因为集宁到二连浩特的这段铁路线和乌兰巴托一直越过国境线到集宁的铁路轨距都是1524毫米的宽轨。

当年的华夏,多么的害怕苏军利用这条铁路线长驱直入直至帝都城下。更具体点,是担心全盛时期的苏军驻外蒙陆空集群的装甲部队通过这条铁路线铁蹄南踏而下。

这一天天气非常好,天高云淡,阳光暖暖,倒是驱散了不少寒冷。在华夏南方的人们已经陆续换上了春装的时候,乌兰巴托这里依然是寒冷刺骨。

“8”字形铁道一侧高地上,远远的停放着几辆军用吉普车,十几个全副武装的士兵散开来对外警戒。两个人并肩站在高地可以俯瞰下面铁道的位置,眺望着一直向东南方向延伸的铁路。

此二人却正是叶孤云和前苏军驻外蒙陆空集群、第39集团军司令员巴托夫。此时的二人没有了第一次见面时的剑拔弩张,他们用俄语交谈着,聊的是莫斯科女郎和远东的姑娘。探讨二者之间性格和身体的差别,试图分出个优劣来。

只是,这种男人看女人,永远都不会有定论,最终在东南方向的铁路上出现列车影子的时候,巴托夫用一句“乌兰巴托的女人也不错”结束了这个有些无聊的话题。

列车越来越近,轰隆隆的声音打破了安静。在进入“8”字型路线之前,列车慢慢减速,以安全的速度驶进去。

这是一列全封闭的列车,上面的车皮种类非常之多,有车厢,有油罐车,有平板车,粗略一数,居然有上百节之多。这就难怪最后一节还有一个火车头,原来是两台动力机车在推动着这列长度一千多米的列车前行。

即便看不到上面装载的是什么,从列车驶过产生的共鸣声和高地的共振可以分辨出,这是重载列车。甚至,可以隐约看到铁轨在碾压中颤抖。

待列车缓慢驶过“8”字铁路,稍稍提速朝乌兰巴托火车站驶去,叶孤云才把目光收回来,说道:“将军,这是第一列车。上面装的大部分是生活物资以及油料。未来一周,每天会有约一千节车皮,分成十批次到达乌兰巴托。按照和您达成的协议,今天开始,您的陆空集群补给将由我们负责。”

巴托夫没什么表情,不可置否地扯了扯嘴角。在他和叶孤云最终达成的合作协议中,他的第39集团军以及陆空集群其他部队的后勤补给全部由华夏一方秘密提供。条件是他要率领陆空集群北上,切断远东铁路。

另外,为了保护后勤补给线,他必须允许国防军派出一定数量的部队进入外蒙。

至于外蒙政府……外蒙有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吗?

外蒙政府不是不知道这些事情,那么长的列车堂而皇之地入境,没有外蒙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除非使用武力控制,否则怎么也进不来。只是,对于手握十几万大军的巴托夫来说,外蒙的实际老板是他。

这就是他最大的资本,否则李路根本不会费那么多心思各种安排地策反他。

巴托夫嘴巴微微张了张,眺望着渐行渐远的列车,说道:“叶先生,军费才是最关键的。你也知道,我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