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66章 马卡洛夫(2/3)


李路低声对身边的罗大佑说:“罗工,待会你主说主义。”

罗大佑明白地点点头,不无忧虑地说道:“当年我在苏联留学的时候,听说过这个人。对能不能说服他,我真没什么把握。”

李路的表情也不轻松,他何尝又有把握。即使他通过安德烈打通了马卡洛夫那个三十来岁的儿子的关系,但是他依然不乐观。这对习惯于用钱砸相信资本力量的李大土豪来说,棘手非常。

吱呀的木门打开,一个胖大妈走出来:“安德烈小子?你怎么来了,来来来,进来坐。”

安德烈把手里的礼品送上,回头看了看李路,对大妈说:“薇拉妈妈,这两位是华夏的客人,来拜访尤里爸爸。”

这位胖大妈就是马卡洛夫的妻子薇拉。

“华夏来的客人?”

李路急走几步双手握住薇拉妈妈的双手,一口远东口音的俄语说道:“薇拉妈妈你好,你可以叫我哈尼夫斯基。”

薇拉妈妈很惊讶:“哦?哈尼夫斯基先生的俄语说得这么好。”

“呵呵,我曾经在远东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李路笑着解释了一句,把罗大佑介绍给她:“这位是罗大佑先生,罗先生曾经奉命在苏联学习,与尤里爸爸有过一面之缘。”

薇拉妈妈眼神有些暗淡,强笑着和罗大佑握手:“我们的国家……快请进,快请进。”

与苏联有关的背景身份拉近了与薇拉妈妈之间关系,在她这一代苏联人心里,如果苏联在世界上还有那么一个国家值得信任,那么只能是华夏。不管两国的关系怎么变化,普通老百姓对华夏的情感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他们知道华夏有一个像列宁那样伟大的太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太祖=华夏。

而苏联现在的状况,最为痛心的是苏联人民。几个月前的公投,百分之八十多的人希望看到苏联继续存在。只可惜,民众左右不了苏联的命运。他们的意志被政客们玩弄。戈尔巴乔夫的新联盟,叶利钦的独联体,都只是为了搪塞人民而出现。

走进院子里,薇拉说道:“尤里最近情绪不是很好,他在船台待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或者安德烈你要帮我一个忙,安慰安慰你的尤里爸爸。”

安德烈和李路对视一眼,他问薇拉:“薇拉妈妈,尤里爸爸没在家吗?”

薇拉叹了口气,摇着脑袋说:“他恨不得住在船台。船厂的所有项目经费已经被停止,现在的局势……尤里说,能和乌里扬诺夫斯克相处的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

李路看了安德烈一眼,微微地点点头。

“薇拉妈妈,也许哈尼夫斯基先生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马卡洛夫身材比一般的苏联人高大,身材强壮得很,更像是伐木场工人,而不是技术与行政并重的管理人才。这也许跟他曾经很长时间的船厂基层工作有关系。

马卡洛夫是乌克兰人,出生在敖德萨港,1958年进入黑海造船厂,一直到现在。黑海造船厂的辉煌,可以说是由他一手创造出来的。

安德烈利用军贸管理局的身份打了个招呼,一行人得以顺利进入船台。远远的,李路便看见马卡洛夫站在船台边上,仰头看着0号船坞中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阳光洒下来,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巨大的阴影和马卡洛夫的身影相映成辉。

他的身边站在身材小一号的年纪相仿的男子,李路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是航母设计处主任巴比奇。

可以把技术宅、管理控这些标签打在马卡洛夫的身上,但是断然不能忘了这个人伟大的政治信仰和对政治的领悟能力。

史料记载,1993年,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海军总司令格罗莫夫在时任乌克兰总理库奇马的陪同下,来到了黑海造船厂。他们的目的在于探讨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