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14 不气馁(2/2)

分析文章。

李根源更是直接道:“革命如果连朋友和敌人都分不清楚,那就妄谈革命∫听不少人议论说,朋友和敌人这么容易分辨的东西还需要写〉这篇文章里面全是扯淡的∫只能说全是狗屁不懂。”

“到底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我们真的很清楚吗?前几年孙先生他们还想和康有为合作,不就被梁启超给怂吗?了解了朋友和敌人,我们才能针对性的做出对策,我们才能够知道我们的力量和敌人的力量对比。”

李根源很善谈。

第一次见面却侃侃而谈,而且对于自己的想法是一点都不隐瞒。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知道朋友和敌人,怎么能算是知己知彼∮清,不要理会别人的看法。历史上往往是少数几个人的答案才是正确的。不然怎么会有圣贤的存在。”

虽然只有寥寥四个人、当然还加上宁调元总共才五个人同意张学文的看法。但是张学文已经是非常高兴了。

看大家聊得差不多,彭邦栋就说起来张学文的革命领导权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李根源是更同意了。“子清,你这个说法太好了∫在云南接触很多的会党,对于会党的破坏力我比谁都清楚。”

“我是学军事的。纪律,会党缺少的就是军队的纪律∫们就算是革命,革命之后也需要秩序。但是会党却是秩序的破坏者,绝对不能把主动权交给他们。但是现在大家却完全倚重会党,我就认为不对。就算是倚重会党,也应该是我们来指挥。”

…………

张学文的家逐渐的成为了一个讨论室。

主要的几个人就是张学文、仇亮、程潜、宁调元、彭邦栋、李根源六个人。当然偶尔也会有一些其他的留学生也来到这里,但是他们不是常客←们当中有些人过来却是反驳张学文文章的。

而张学文在写了《革命的朋友和敌人》这篇文章之后,也陆续写了一些自己对于革命的看法。

包括对于国家政体、法律、政党建设的问题。

但是反响都一般。

和几年前引起轰动的革命文章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就像华兴会陈天华写出的《猛回头》、《警世钟》,可以说是风靡全国知识界□至当时有种说法是只要是读书人就没有没读过这两篇文章的。

当然这是夸大其词。

但是也可以看出陈天华两篇文章的影响力。

还有因为《苏报案》死于狱中的邹容的《革命军》,这些都是影响力巨大的革命文章。

和他们比起来张学文的文章几乎是无人问津$果不是靠着宁调元和仇亮两个人的面子,张学文的文章甚至都无法登上《新湖南》报纸上。

但是张学文一点都不气馁。

而且这个时候张学文也找到了学校∨学文原来是想要进入士官学校的。毕竟未来的反清是需要新军这个最主要的力量的⌒一个士官学校的毕业证,很容易能够混进新军当中。

可惜现在进入士官学蝎难了,张学文又不是官派的军事学习生。

所以张学文就入了支那学堂学习巡警,当然张远也是跟着一起进入了学堂。进不了新军当中回国也可以干警察,这也是一个武装力量。

对于张学文的做法,仇亮也是非厂持。

就在这个时候黄兴来到了日本。

[小说网,!]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