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二章:盘古法身与《道德经》(2/3)
着不小的距离。>
如果贸然渡劫,那必然是必死无疑。>
修道最重天分,更重积累。>
如果是武道,很多人可以在短短二三十年内,就能够修炼到人仙境,相当于四次雷劫。>
可如果是修道的话,能够在寿元耗尽前修炼成鬼仙,就已经是万中无一,就更别说是渡过雷劫了。>
整个大千世界,目前所有的雷劫高手加起来,也绝对不超过三十个。>
要知道即便是六大圣地,能够渡过雷劫者也是屈指可数,如太上道一人,真罡门一人,玄天馆两人,桃神道一个也没有。>
唯有精元神庙最多,但也才五人而已,教皇加四大祭祀,而且基本上都是一次雷劫。>
并且,这些渡过雷劫的人,无一不是修炼了数十,甚至是数百年的。>
由此可见,想要渡过雷劫,是有多么的艰难。>
不过,有一个人是例外,那就是原著中的洪易。>
仅仅数年的时间,他就从一个小白,修炼到了九次雷劫巅峰。>
李逸之回想着原著中的洪易修炼经历,在前期,洪易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虽然人是修道奇才,但还没有超过人的想象力。>
可是自从开始编撰《易经》后,洪易就像是开了挂一般,渡劫跟吃饭喝水一般,轻而易举。>
在这其中,《易经》不是关键,关键是编撰《易经》的过程。>
借助编撰《易经》,洪易遍阅天下群书,完成了无比庞大的积累,从而可以轻松渡过雷劫。>
实际上,这可以看作是洪易在重复中古诸子的道路。>
中古时期,诸子不修炼,只读书。>
而一朝修炼,直接便可渡过七次雷劫,成就造物主。>
当然,李逸之不用去编撰《易经》。>
作为华夏文明的源头,群经之首,他自然不可能不读。>
因而对于李逸之来说,他接下来只要去深入研究《易经》即可,领悟其中的大道,省略了洪易去群书中领悟大道的过程。>
当然,那怕李逸之自认为悟性不差,但是无论怎么研究《易经》,他也肯定是无法超过未来的洪易。>
但是他却还有一个大杀手锏,那就是《道德经》。>
要知道在华夏文明里,《易经》虽然号称群经之首,但是却也无法完全压过《道德经》的地位。>
因为《易经》讲的是天道,以天道变化,探求人道的发展;《道德经》讲的却是大道,以大道变化,探求人道的发展,立意不同。>
而在阳神世界,是没有《道德经》的。>
可以说,来到了阳神世界,李逸之天生就带着最牛逼的金手指。>
他相信,只要不断深入地研究这两本经书,他一定可以完成庞大的积累,快速渡过九次雷劫。>
花了一天的世界,李逸之把《易经》和《道德经》默写了出来,编制成书,随时携带着,准备接下来每日研读。>
因为在武道上,他现在已经没有了多少的进步空间,除非能够得到新的穴窍修炼之法。>
而新的穴窍之法,或是他前往天外天,或是等天外天的强者,降临大千世界。>
默写出两本经书后,李逸之也准备离开神风国,回到大乾了。>
算算时间,现在已经是腊月初五了,他离开诸天武馆也快一年。>
经过一年的发展,想必练气之法已经完全传遍天下了。>
这段时间里,李逸之虽然是闭门修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阴阳禁忌
职场风云:我和绝色女上司
走进游戏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双魂战
抗日之特战兵王
民间鬼事录
风水天医
晋末长剑
龙朝野史